胸椎錯位所致疾病~慢性膽囊炎、膽石症 

膽囊炎、膽石症是消化系的常見病症之一,它纏綿不愈,可伴隨人生幾十年,嚴重者可反復發作,引起體內代謝障礙、感染及膽汁瀦留,形成結石或梗阻,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此時必須采取手術治療。

 

支配膽道的交感神經主要來自大、小內臟神經,大內臟神經由第789胸段脊髓背節發出的3個根束所組成,然後在第10或第11胸椎體外側,恰在交感神經幹的前內方會合,最後在第12胸椎體的平面穿過膈肌中腳和內側腳之間,進入腹腔並至腹腔神經節外角。小內臟神經的根束來自第101l胸神經節,有時亦來自第12胸神經節,它穿過膈肌外側腳和腰肌弓之間,最後進入腹腔神經節。所有交感神經的神經元在腹腔神經節內都有聯合,並且在節內有纖維交叉,左側的一些纖維進入膽道。節後的交感神經纖維和迷走神經交匯在一起,而向其所支配的器官行走,其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伴隨胃、十二指腸動脈行程的交感神經纖維至膽總管下部,奧狄氏擴約肌和胰頭部。

2.伴隨肝動脈行程的交感神經纖維最後至肝門的前後神經叢,並分出纖維到膽總管上半部和膽囊。交感神經的機能是使膽囊、膽道和十二指腸的張力減弱,並將膽囊、膽道的感覺向上傳遞。迷走神經維持膽道張力,交感神經使之鬆弛,兩者相互制約,使膽囊張力維持在功能狀態。當椎體錯位,引起迷走神經張力減低時,膽囊的收縮力降低,膽囊炎、膽結石的發病率也隨之增高。

 

【臨床表現】 

【症狀】 

右上腹部疼痛和不適,有時有灼熱感,並向右側肩胛下區放射。常見於晚上和飽餐後和進食油膩食物後,疼痛明顯加重,甚至可發生絞痛。部分患者可出現噁心嘔吐、返酸暖氣、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等。

【體徵】

右上腹部有觸痛,在右鎖骨中線的右肋弓下,有時可捫及圓形塊狀物,胸6~9可發現棘突後突或偏歪,偏歪側棘突旁可觸及條索狀或結節狀腫物,壓痛明顯。

 

【臨床檢查】

肝膽B超可測定膽囊大小、膽汁多少、囊壁厚薄、結石大小等;膽囊造影可能不顯影,表示膽囊功能喪失或顯示有結石。

 


 

【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要點】

(1)反復發作性右上腹部疼痛,並向右側肩胛下區放射,進食高脂餐後疼痛明顯加重,莫非氏症陽性。

(2)胸椎69可觸及棘突後突或偏移,且壓痛明顯,偏歪椎旁可觸及條索狀硬結物。腹部平片可示陽性結石影;肝膽B超示膽囊結石、膽囊增大、囊壁增厚。

(3)服藥治療效果不佳。

 

【鑒別診斷】

(1)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腹痛有規律性,多表現上腹部鈍痛、絞痛或灼痛,伴返酸暖氣等,但潰瘍一般具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律性,進食、服抗酸劑可緩解,鋇劑X光、內窺鏡檢查等可確診。

 

(2)泌尿系結石及感染

除了有腹部隱痛外,常有血尿、尿頻、尿痛,向陰部及大腿放射,尿常規檢查有紅、自細胞、蛋白等。

 

(3)慢性胰腺炎

患者上腹部疼痛,向左右季肋下或背部放射。但慢性胰腺炎多為上腹部劇烈疼痛或鈍痛,持續時間較長,大便常規檢查中性脂肪增多,肌纖維及氮含量增高;發作期血、尿澱粉酶可一過性增高;血、尿糖升高;B超檢查胰管有不規則擴張及管壁回聲增強,有結石及鈣化時可見光團及聲影。

 

【手法治療】

首先以調整胸椎的小關節錯位為主,配合調理手法,以改善膽囊的收縮和膽汁的排泄功能。

(1)指禪推法:待錯位小關節復位後,用拇指指腹沿胸椎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自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推按,重複4~6次。

(2)舒筋調理法:患者仰臥位,醫者坐於右側,先用四指摩法施於右上腹及劍突下3~5分鐘,再以掌推法施於兩脅,配合點揉章門、期門及兩側太沖等穴。

 

【特效點穴治療】

(1)肝俞穴: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2)膽囊穴:位於雙下肢陽陵泉下37cm問的敏感區。

(3)太沖穴:位於足背部,第一趾骨間隙後方的凹陷處。

(4)足三裏:位於雙下肢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運動與保養】

(1)平時保持樂觀情緒,避免脊椎損傷,儘量減少肝氣瘀結及陰陽平衡失調。

(2)注意飲食調養,多吃蔬菜、水果、瘦肉、豆製品等清淡有營養的食物,少食肥甘辛辣之食物。

(3)經常點按足三裏、膽囊穴等穴,以保持和增強臟腑的自我調節功能。

 

 

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