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類手法,是指用手法形態及功效難以歸類的一些散在的手法,一般多為輔助性治療手法。主要包括理法、梳法、插法、托法和捩法等。

 

理法

有節律性、次序性地握捏肢體的手法稱為理法。可以單手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理法臨床上常在手法結束時使用。

 

【操作方法】

患者端坐或俯臥,術者用一手握住其肢體遠端,另一手用手掌部及手指指腹握住其近端,有節律性的做一鬆一緊的握捏,並逐漸向其遠端緩慢移動。兩手反復交替操作。亦可雙手同時操作,即用雙手並列同時握住受術者肢體近端,一起進行節律性握捏,並同時向遠端緩慢移動。

 

【操作要領】

操作時充分利用指腹和指掌部環握住肢體,指腹、掌面部均勻著力,應避免指端著力,表現出「握」和「捏」兩種力量。

握捏力度要適中,有節律、輕重交替的應用,使患者有輕鬆舒適的感覺。

操作中要與拿法區別開,拿法有捏而提起之的動作,而該法沒有提起的動作,更適宜於四肢末端操作。

 

【功效】

舒筋順筋、調暢氣機。

 

【適應症】

理法多用於四肢部,臨床常用作四肢部結束手法使用,緩解其他手法的過重刺激,以調和氣血,理筋順筋。

 

【注意事項】

注意手法操作的節奏和靈活性,使其流暢自然,輕快而不緩慢呆滯。

 


 

梳法

梳法又稱疏法,是指用手指或拳背部附於體表作來回往返的梳動的一種按摩推拿手法,形如梳頭,故稱梳法。

 

【分類及使用部位】

根據著力面的不同分為爪形梳法、掌指梳法、拳骨梳法。爪形梳法—多用於頭頂,掌指梳法—多用於胸部,拳骨梳法—多用於腰背部及臀、下肢後部。

 

【操作方法】

爪形梳法:術者單手或雙手五指分開略屈曲,形如爪狀,以指端及指腹著力作來回往返的梳搔。

掌指梳法:術者單手或雙手五指伸直,掌指同時用力於受力部位作持續、緩慢的梳理。

拳骨梳法:術者單手或雙手手握空拳,以拳背骨突部著力於受術部位作來回梳理。

 

【操作要領】

爪形梳法、掌指梳法腕部宜鬆,要以前臂為動力源。前臂所施之力只有通過放鬆的腕部,才能使手指的滑動梳理動作協調自然,柔和舒適。

拳骨梳法腕部宜挺直,以上臂為動力源,帶動前臂和腕部作來回往返的梳理動作。

 

【功效】

疏肝理氣、解鬱除煩、溫經通絡、活血止痛。

 

【適應症】

適用於頭痛發熱、神經衰弱、偏癱、胸脅脹滿、身體酸痛、局部攣急等症。梳法是臨床上運用較廣泛的按摩手法,常與推法、摩法、運法等配合作用,如:

神經衰弱所致的失眠健忘,以爪形梳法自前額部梳至後髮際處,可反復施為,具有安神健腦的作用,可配合揉太陽、按百會、拿頸項等方法應用;

胸脅脹滿,以掌指梳法沿各助間隙由胸骨柄側梳至脊柱旁,以疏肝理氣,宜配合脅肋部擦法、按揉肝俞、膽俞等方法施用。

身體酸痛,局部攣急,可用拳骨梳法沿脊柱兩側梳動,或沿肌纖維的方向梳動。

 

【注意事項】

操作時用力要深沉、持續、均勻,並按一定的順序梳理。

避免指部單純用力。若僅指部用力,力輕則動作幅度小,力重即會變成指擦法。

 


 

插法

以手指插入骨縫間的手法,稱為插法。

 

【操作方法】

一手扶持住患者一側肩部,另一手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伸直並攏,用指端部從同側肩胛骨內下緣向斜上方插入,兩手相對用力,呈合攏之勢,使四指指端自肩胛骨與肋骨間插入6~10cm,持續用力半分鐘左右,隨後將插入一手緩緩收回。可重複操作3~5次,然後插對側。

 

【操作要領】

兩手應協調相對用力,扶肩一手按向後下,插入一手斜向內上,兩力合施,使指端插入達到一定深度。

 

【功效】

升陽舉陷。

 

【適應症】

插法主要用於胃下垂。

臨床操作時,受術者腹部應產生微微上提的感覺,不然則應該延長插入時間。常與托法配合應用。

 

【注意事項】

施術者應將指甲修齊磨平,以免戳破皮膚。

 


 

托法

用雙手或單手將胃脘部托起的手法,稱為托法,又稱托胃下垂法。

 

【操作方法】

患者仰臥,屈膝屈髖。術者四指伸直並攏,掌面向上,用四指的羅紋面和手掌的小魚際部著力於施術部位,腕關節背伸,以肘為支點,前臂部主動發力,使手指羅紋面和手掌小魚際部向下深按於下垂的胃底部並在患者深呼氣時順勢向上緩慢托動,然後隨患者呼氣結束上托暫時停止,整個上托呈現波浪式用力。

 

【操作要領】

上托時要配合患者的呼吸進行操作。即當患者深呼氣時,開始用力上托,當呼氣停止,開始吸氣時,停止上托,隨即深按片刻,再隨深呼氣時進行下一次的上托。

要呈逆時針方向托舉。所謂逆時針方向托舉,是指操作時手掌小魚際側向上托舉的運行速度較快,而手指羅紋面部分的運行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每一次上托的動作對於操作一手的指掌部而言,是一個逆時針方向的運動過程。

 

【功效】

升陽舉陷。

 

【適應症】

主要用於胃下垂的治療。

臨床應用時,先要瞭解胃的下垂程度,找到胃底部在腹部的體表投影,而後方可應用托法實施治療,常配合插法應用。

 

【注意事項】

托法一般宜空腹時應用,注意不要在飽餐後操作。

 


 

捩法

使關節做被動扭轉活動的手法,稱為捩法。

 

【操作方法】

術者雙手分別握住患者肢體遠端和近端,兩手相反方向用力扭轉,使關節被動扭轉,左右各數遍。

 

【操作要領】

兩手同時施力,向相反方向逐漸用力轉動,用力要適度,當關節被扭轉到一定限度時,即應減力、直至停止用力。

 

【功效】

滑利關節。

 

【適應症】

主要用於四肢關節傷筋,腰部僵硬、板滯等病症。

對上述病証,捩法常作為輔助手法應用,可配合四肢關節搖法、屈伸法及腰部扳法等使用。

 

【注意事項】

捩法操作時不可粗暴,突然用力,用力不可過猛。

操作時發力應由輕到重,由重到輕,逐漸過度。

被操作關節的扭轉幅度不可逾越其正常的生理範疇。

 


 

常規操作法

推拿常規操作法即為成人推拿手法具體應用於人體某一部位或穴位的操作方法:。其命名原則一般是手法加部位(穴位)或部位(穴位)加手法來進行命名。比如提拿肩井,即拿法在「肩井」穴處的具體運用,稱為「提拿肩井法」,按揉太陽,屬於按揉法在太陽穴上的具體運用,稱為「按揉太陽法」等等。

 

成人推拿手法未與具體的治療部位結合時,可視為推拿基礎手法。某種單一的推拿基礎手法,具體地應用於人體的不同部位上,即產生推拿常規操作法,由於人體的部位或穴位具有不同特點的原因,相應的推拿常規操作法也就發生變化。首先在熟練地掌握基礎手法要領的基礎上,才能較為順利地進入手法的人體常規操作,而熟悉了推拿常規操作法才能真正的進入實際的臨床手法操作。可見,推拿常規操作法是推拿基礎手法的具體表現。掌握推拿常規操作法,是進入臨床手法操作的必經之路。熟悉並掌握推拿常規操作法,還有利於臨床推拿處方的規範和書寫。因此對推拿常規操作法作為手法的實際應用進行論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臨床實際意義。本章按頭面部、頸項部、胸腹部、腰背骶臀部、上肢部和下肢部進行常規操作部位的劃分,闡述手法的常規操作及適應症。

 

 

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