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指足弓扁平、彈性消失引起的足痛。平足又稱平底足、扁平足,包括先天性平.足和後天性平足。 

 

    一、病因病機 

    足是人負重、行走和吸收震盪的結構。為了行走和吸收震盪,足形成了內、外兩個縱弓和一個橫弓,足弓由足骨、韌帶及肌肉維持。疲勞或慢性勞損可以造成後天性子足,患者多為發育尚未完全的青少年,如長期站立、負重過多、過於肥胖或久病臥床在起床時行走過多等,可引起足部韌帶的勞損、肌肉的萎縮,繼之使內側縱弓降落。最常見的是內側三角韌帶和跟舟韌帶勞損,若過度牽拉後可以變長,使跟骨之載距突與舟骨間的距離變寬,導致距骨頭下降,足內緣凸起。由於改變了足的正常結構,因此引起足部疼痛等症狀。此外,足部骨折畸形癒合(如跟骨及跗骨),脛前肌、脛後肌麻痹等都可以引起扁平足。足骨、韌帶或肌肉先天性發育異常可造成先天性子足,而引起足痛等症狀。

 

    二 、辨證論治

 


 

    (一)辨證

    初期部分患者可無疼痛或不適,但多數患者常感足部酸痛、疲乏,負重時明顯,休息後減輕,若病情發展,足弓發生塌陷。檢查患足時可發現足縱弓低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舟骨結節處向內側凸出並有壓痛,第1蹠骨頭及跟內緣可能有胼胝,患者鞋跟內側磨損較多,用石膏粉印足底時可見足底完全著地。病程久者,足強直於外層位,甚至呈外翻位,同時骨骼和關節也繼發適應性的變化,幾乎不能作被動內翻動作。

 

    (二)論治

    1。理筋手法

    主要恢復跟舟關節的正常位置,對畸形明顯的平足,可用手法予以矯正。患者平臥,先在踝前部及小腿下部作按摩及輕輕搖晃踝關節,然後術者左手握住足跟部,右手握住足前部,為便於用力,可將患足跟部頂於術者大腿作支點,盡力將患足內翻,當患足內翻時,可聞細微的軟組織撕裂聲,局部有疼痛。此時,術者兩手仍需握住跟部及足前部,儘量保持內翻位,同時用硬紙板繃帶或石膏將患足固定於內翻位。

 

    由於長期處於畸形位置,患足仍有繼續外翻的趨勢,可以教患者經常用手將足內翻。術後3天可再作一次手法矯形。在治療期間,要嚴格禁止患足行走,3周後畸形若有改善,可穿矯形鞋逐步恢復行走。輕型平足不需手法治療,要避免負重過多或站立過久,症狀輕微者可用平足鞋墊,以有利於維持正常的足弓。症狀較重者可長期穿用平足矯形鞋,矯形鞋內置平足鞋墊。合適的矯形鞋可以使跟骨略呈內翻位,使足的負重力線比較正常。

 

    2。藥物治療

    可較長期服用健步虎潛丸等強壯筋骨藥。酸痛者局部用海桐皮湯或八仙逍遙湯熏洗。

 

    3。手術治療對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