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位(脫臼)~脫位(脫臼)概論.gif 

 

一、脫位(脫臼)概念:

    脫位(脫臼)又稱脫掃、出臼、脫骱、骨錯等。凡構成關節各骨的關節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係,以致使關節喪失其正常的活動功能者稱為脫位(脫臼)。失去一部分正常的對合關係者稱半脫位(脫臼)。《備急千金要方》記有「失欠頰車」的復位手法。《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記載了「肩甲骨出」的椅背復位法。古代醫家孫思邈、王燾、藺道人、危亦林等都為脫位(脫臼)的復位手法作出很大貢獻,不少的方法至今仍為脫位(脫臼)整復的準繩。脫位(脫臼)多發生在人體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以肩、肘、顳頒關節脫位(脫臼)和小兒橈骨頭半脫位(脫臼)為多見。

 

二、脫位(脫臼)病因:

    直接或間接暴力均可導致脫位(脫臼),其中以跌僕、擠壓、扭轉、衝撞、墜落等間接暴力所致者較多見。脫位(脫臼)與年齡、性別、職業、體質等因素有密切關係。如年老體弱者易發生顳頜關節脫位(脫臼);小兒因關節韌帶發育尚不健全,常發生橈骨頭半脫位(脫臼)。成年人脫位(脫臼)多於兒童,男性多於女性,體力勞動者多於腦力勞動者。


三、脫位(脫臼)分類:

1、按脫位(脫臼)的原因分類:

       (1)外傷性脫位(脫臼):因暴力作用於正常的關節所引起的脫位(脫臼)

       (2)病理性脫位(脫臼):關節本身的病變(如膿毒或結核)導致關節結構被改變或破壞而引起的脫位(脫臼)

       (3)習慣性脫位(脫臼):年老體衰,肝腎虧損,肌筋鬆弛,或因脫位(脫臼)後引起關節結構的變異造成的重定後在輕微力的作用下再次或多次發生的脫位(脫臼)

 

       (4)先天性脫位(脫臼):由於胚胎發育異常或胎兒在母體內受外界因素影響而引起的脫位(脫臼)

 

2、按脫位(脫臼)的時間分類:

       (1)新脫位(脫臼):指脫位(脫臼)時間在23周以內者。

       (2)()脫位(脫臼):指脫位(脫臼)時間超過23周者。

 

3、按脫位(脫臼)的程度:可分為完全脫位(脫臼)和半脫位(脫臼)

 

 4、按脫位(脫臼)關節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開放性脫位(脫臼)和閉合性脫位(脫臼)

 

 5、按脫位(脫臼)的方向:分為前脫位(脫臼)、後脫位(脫臼)、上脫位(脫臼)、下脫位(脫臼)及側方脫位(脫臼)

 

四、辨證要點:

    除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功能障礙等脫位(脫臼)後普遍存在的一般症狀外,還有以下3種特有的症狀。

 

  1、畸形:脫位(脫臼)後肢體的軸線發生改變,與健側對比不相稱,畸形明顯。每一種脫位(脫臼)都可出現特有的畸形,如肩關節脫位(脫臼)時呈「方肩」畸形,肘關節脫位(脫臼)時呈「靴樣」畸形,髖關節脫位(脫臼)時,傷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2、關節盂空虛:關節完全脫位(脫臼)後,由於杵骨頭與關節盂分離,在原關節部能摸到有一異常凹陷,如肩關節脫位(脫臼)後,肩峰下空虛,摸之有凹陷。在淺表關節更易清楚地摸到。

 

  3、彈性固定:關節脫位(脫臼)後,其周圍未撕裂的軟組織(肌肉、韌帶)與離位的骨髂處於緊張狀態,使其遠端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在作被動活動時,雖可稍微活動,卻有彈性阻力,去除外力後,關節又回復到特殊的位置上,這種情況被稱為彈性固定。

 

五、脫位(脫臼)的併發症:

    脫位(脫臼)的併發症是指因構成關節的骨端移位而引起的其他損傷。

 

    併發症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脫位(脫臼)同時發生的損傷,稱為早期併發症;一種是脫位(脫臼)當時並未發生,而在脫位(脫臼)整復以後逐步出現的病症,稱為晚期併發症。

 

1、早期併發症:

    (1)骨折:多發生於關節鄰近的骨端或關節盂的邊緣,如肩關節脫位(脫臼)時,可伴有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肘關節後脫位(脫臼)時可伴有尺骨喙突骨折,髖關節後脫位(脫臼)時可伴有髖臼後上緣骨折等。在治療時先整復脫位(脫臼),再處理骨折。

 

    (2)神經損傷:關節脫位(脫臼)時,神經幹受骨端的壓迫、牽拉、挫傷或切斷,造成肢體運動障礙。如肩關節脫位(脫臼)時,肱骨頭壓迫腋神經或臂叢神經,肘關節脫位(脫臼),尺神經或橈神經可被損傷,髖關節脫位(脫臼)時,坐骨神經可被牽扯。這種神經損傷,在關節整復後因壓迫或牽拉因素的解除,一般可在3個月左右功能逐漸得到恢復。

 

    (3)血管損傷:較少見,如膝關節脫位(脫臼)影響胭動脈的血流,髖關節脫位(脫臼)可造成股骨頭的血供障礙。一般多因壓迫牽拉傷所致。隨著關節復位,多能逐漸恢復。

 

2、晚期併發症:

    (1)關節僵硬:由於關節內、外的血腫機化後形成關節內滑膜反折等處粘連,關節周圍組織粘連或瘢痕攣縮,導致關節活動嚴重受限,甚者僵硬不能活動。

 

    (2)骨化性肌炎:脫位(脫臼)時關節附近的骨膜被掀起,並與周圍血腫相溝通,隨著血腫機化和骨樣組織形成,引起骨化性肌炎。

 

    (3)創傷性關節炎:脫位(脫臼)時關節軟骨面受損傷,可有增生性或破壞性改變,造成關節面不平整或因整復不當,關節面之間關係未完全復原所致。


六、脫位(脫臼)論治:

1、新脫位(脫臼)的治法:

 (1)麻醉:為了消除疼痛,解除肌肉痙攣,便於手法整復,可選用針刺麻醉、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等或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之。

 

(2)手法復位:關節脫位(脫臼)應儘早進行復位,日後可完全恢復關節的活動功能。若脫位(脫臼)時間較久,由於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疤痕充填於關節腔內或脫位(脫臼)的關節頭與周圍軟組織形成粘連,可以造成復位困難。手法復位時,應先順畸形方向牽拉,再運用旋轉、屈伸、端提擠按等手法將脫位(脫臼)的骨端輕巧地送回原位,術時手法要輕柔,用力要穩緩,逐漸加大牽引力,避免因手法粗暴而引起關節囊或肌腱的撕裂及血管神經損傷,甚至骨折。《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但傷有重輕,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遲速,及遺留殘疾與否,皆關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盡其法也。」

 

(3)固定:關節脫位(脫臼)復位後,必須予以一定時間將傷肢固定在功能位或關節穩定的位置以減少出血,有利於軟組織損傷的修復和防止習慣性脫位(脫臼)與骨化性肌炎的發生。固定一般用膠布、繃帶、夾板、沙袋等,一般上肢固定在屈曲位,下肢固定在伸直位。固定時間根據脫位(脫臼)部位及併發症的程度而定,一般以23周為限,時間過長,易導致軟組織粘連而發生關節僵硬。

 

(4)運動與活動:關節脫位(脫臼)整復後,儘早開始功能鍛煉是功能恢復的關鍵,所以對於未被固定的關節和肌肉,復位後即開始作主動活動鍛煉,但應避免做造成脫位(脫臼)的方向的活動。通過傷處附近的關節屈伸和肌肉的收縮活動有增加氣血流通,濡養筋骨及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鬆和關節僵硬的作用。

 

(5)藥物治療:脫位(脫臼)整復後,關節部仍可留有疼痛和腫脹,應及時運用外敷和內服藥物。在初期因有不同程度的血腫,以活血祛瘀為主,佐以行氣止痛,內服可選用活血止痛湯、舒筋活血湯、雲南白藥等,外敷雙柏散、消腫止痛膏等。在中期血腫已退,關節囊及其周圍肌肉、韌帶尚未完全恢復,故應和營生新、舒筋活絡,內服跌打養營湯、壯筋養血湯等,外用接骨續筋膏、舒筋活絡藥膏等。在後期如遺留有關節萎軟或僵硬、虛腫、鈍痛,應養氣血、補肝腎、壯筋骨,內服可選用補腎壯筋湯、壯筋養血湯、虎潛丸等,外治以熏洗為主,可選用上肢損傷洗方、下肢損傷洗方、五加皮湯等。

 

2、陳()傷外傷性脫位(脫臼)的治法

    新脫位(脫臼)未得到及時治療,時間超過3周以上者,稱為陳()傷關節脫位(脫臼)。一般無腫脹、疼痛,但脫位(脫臼)的基本特徵,如關節的彈性固定和各種脫位(脫臼)特有的畸形等仍存在。由於關節囊內、外血腫機化,疤痕組織充填於關節腔內,關節周圍軟組織已形成粘連,關節周圍的肌肉與韌帶亦已攣縮,而造成整復的困難。所以選擇適當治療方法和嚴格掌握手法整復禁忌症是非常重要的。

 

    成年人陳()傷肩、肘、髖關節脫位(脫臼)3個月內,脫位(脫臼)的關節輪廓可以觸摸清楚並有一定的被動活動度,X光檢查關節周圍無合併骨折,無明顯骨質疏鬆或神經損傷等併發症,皆可試用手法閉合復位。對年老體弱及患有骨質疏鬆、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或脫位(脫臼)時間過長者,則不宜採用手法整復,可用藥物熏洗、按摩等方法治療。

 

    手法復位前,應先行牽引,結合中藥熏洗、按摩以使關節粘連、肌肉攣縮等逐漸緩解,關節頭有一定的活動度後,方可施行復位手法。陳()脫位(脫臼)的整復手法,基本與新脫位(脫臼)相同。通常在麻醉下先行充分的旋轉拔伸,反復搖晃,然後進行受傷關節的屈伸、收展和迴旋的被動活動,活動範圍由小到大,由輕而重,動作應穩健而緩慢,使患部在各個方向的活動中鬆解關節與周圍軟組織的粘連和攣縮。這一步驟是重定成功的關鍵。

 

    經上述手法,當患部筋肉粘連已鬆解,關節活動較充分時,按照不同關節脫位(脫臼),採用適當的手法進行復位。整個復位過程中要耐心,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因用力粗暴而造成骨折或其他合併症。復位後,患肢必須作適當的固定,上肢一般23周,下肢一般35周,儘早開始適當的功能鍛煉,並配合藥物熏洗與適當按摩。

 

經筋脫位(脫臼)手療

※對於患部:牽引、外旋、內收、歸位。

※新傷考量患部上下關節及筋膜正常與否?

※舊()傷考量患部上下關節及筋膜外,需考量同側同名經對側同名經及對側同名經之表裡經。(張辰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