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_5_中醫外治~上肢骨~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脫位.gif

 

    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脫位是指尺骨半月切跡以下的上13骨折,橈骨頭同時自肱橈關節、尺橈上關節脫位(肱尺關節沒有脫位)。該骨折又稱Monteggia's骨折(孟氏骨折)。本型骨折症狀明顯,但橈骨頭的脫位常易被忽視。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脫位可發生於各種年齡,但兒童更為多見。

 

()病因病機

    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能引起尺骨上13骨折合併橈骨頭脫位,而以間接暴力所致者為多。根據暴力方向及骨折、移位元情況,臨床上可分為伸直、屈曲、內收和特殊型四型。

 

    1.伸直型

    比較常見,多見於兒童。跌倒時,外力由掌心通過尺橈骨傳向上前方,先造成尺骨骨折,並使橈骨頭向前外方脫出。

 

    2.屈曲型

    較少見,多見於成人。跌倒時,肘關節微屈,前臂旋前,外力由掌心傳向上後方,先造成尺骨橫斷或短斜形骨折,向背側成角,橈骨頭向後外方脫位。

 

    3.內收型

    極少見,多見於幼兒。此型骨折特點是尺骨骨折發生在幹骺端,突向橈側成角,橈骨頭向外側脫出,骨折移位較少。

 

    4.特殊型

    臨床少見,多見於成人。其特點是尺、橈骨幹雙骨折,橈骨頭向前方滑脫。

 

()辨證論治

1、辨證:

    患部腫脹疼痛,前臂旋轉和肘關節屈伸功能完全障礙。移位明顯者,可見尺骨成角畸形,在肘關節前、外或後方常可摸到脫出的橈骨頭。X光片必須包含尺、橈骨幹上半段和肘關節,以免漏診。肱骨小頭骨骺一般在1-2歲時出現,因此對1歲以內的患兒,最好同時攝健側X光片以便對照。正常橈骨幹縱軸線應通過肱骨小頭的骨化中心,如有偏移,就屬脫位表現。X光片僅見尺骨骨折而無脫位,有可能在橈骨頭脫位後,又自動還納,臨床上一般也按孟氏骨折治療,不能忽略對橈骨頭的固定,以防可能發生再脫位。約有llO患者因橈骨頭向外脫位而合併橈神經挫傷,檢查時應注意腕和手指的感覺和運動功能,以便確定是否合併橈神經挫傷。脫位整復後,神經功能一般多能恢復。

 

2、論治

(1)整復方法:

    原則上先整復橈骨頭脫位,後整復尺骨骨折。伸直型骨折,肘關節屈曲90°,牽引3-5分鐘以矯正重疊移位,然後術者兩拇指放在橈骨頭外側和前側,向尺側、背側推擠,使橈骨頭復位,在固定橈骨頭及對抗牽引下捏住骨折斷端進行分骨,向掌側徐徐加大成角,再向背側提拉,使尺骨復位;屈曲型骨折,肘關節伸直位,對抗牽引3-5分鐘後,兩拇指放在橈骨頭的外側、背側,向內側、掌側推按,使橈骨頭復位,有時還可聽到或感覺到橈骨頭復位的滑動聲,然後先向背側加大成角,再逐漸向掌側擠按,使尺骨復位;內收型骨折,復位手法同伸直型;特殊型骨折,亦按伸直型骨折整復方法將橈骨頭復位後,再按尺、橈骨幹雙骨折治療。

 

    手法整復失敗者應早期切開整復內固定。對陳舊性骨折畸形癒合者,成人可行橈骨頭切除術,兒童則須切開整復,將橈骨頭整復、環韌帶重建、尺骨骨折復位內固定。

 

(2)固定方法:

    在掌、背側各置一分骨墊,在分骨墊外面骨折的掌側或背側置一平墊,伸直型骨折放於掌側,屈曲型骨折放在背側,以防止骨折再成角;而後在橈骨頭的前外側(伸直型、特殊型)或後外側(屈曲型)或外側(內收型)放置葫蘆墊環抱橈骨頭;在尺骨內側的上下端分別放一平墊,用膠布固定。然後在前臂掌、背側與橈、尺側分別放上長度適宜的夾板,用四道布帶捆綁。伸直型和內收型應固定於屈肘位,屈曲型固定於伸肘位。

 

(3)活動與運動

    基本與橈、尺骨幹雙骨折相同,觀察過程中應注意尺骨再向橈側成角。前臂的旋轉活動須在X光照片顯示尺骨骨折線模糊並有連續性骨痂生長後,方可開始鍛煉。

 

(4)藥物治療

    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中後期加強中藥熏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