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病論歌括新編》 卷八 冬傷于寒大意:

 備用成方(計八方):

 麻黃湯:

【主治】:

 傷寒太陽病﹝taiyang_disease﹞,惡寒發熱﹝aversion_to_co1d_with_fever﹞,頭痛﹝Headache﹞項強﹝Stiff_Neck﹞,無汗﹝anhidrosis﹞而喘,脈浮而緊諸症。

【藥物】: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服法】:水煎,溫服取汗。

 葛根湯:

【主治】:

 傷寒太陽未罷,又傳陽明,脈浮而長,緣緣面赤﹝red_face﹞,頭痛﹝Headache﹞連額,發熱﹝fever﹞、惡寒﹝aversion_to_cold﹞無汗﹝anhidrosis﹞,目痛鼻乾不得眠﹝insomnia﹞等症。

【藥物】:葛根、麻黃、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

【服法】:煎服取汗。

小柴胡湯:

【主治】:

 傷寒少陽病,往來寒熱,口苦﹝bitter_taste_in_mouth﹞耳聾﹝Tinnitus﹞,脇滿脈弦,目眩﹝dizzy_vision﹞,不欲食﹝anorexia﹞,心煩﹝vexation﹞喜嘔及婦人傷寒,熱入血室﹝heat_invading_blood_chamber﹞等症。

【藥物】:柴胡、人參、半夏、黃芩、甘草、薑、棗。

【服法】:煎服。

理中湯:

【主治】:

 治傷寒太陰病﹝taiyin_disease﹞,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abdominal_pain﹞、便溏﹝Sloppy_stool﹞,脈沉無力,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vomiting_ascaris﹞,感寒霍亂﹝cholera﹞等。

【藥物】:人參、白術、炮薑、炙草。如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真武湯:

【主治】:

 少陰傷寒腹痛﹝abdominal_pain﹞,小便不利﹝Dysuria﹞,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為有水氣,或咳、嘔,小便利及太陽病﹝taiyang_disease﹞發汗,汗出﹝sweating﹞不解,仍發熱﹝fever﹞,心悸﹝Palpitations﹞頭眩﹝dizzy_head﹞,筋惕肉﹝muscular_twitching_and_cramp﹞、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aversion_to_cold﹞等。

【藥物】:附子、白芍、白術、茯苓,加生薑。

【服法】:煎服。

四逆湯:

【主治】:

 三陰傷寒,身痛腹痛﹝abdominal_pain﹞,下痢清穀﹝clear-food﹞,惡寒﹝aversion_to_cold﹞不渴,四肢厥冷﹝Coldness_of_limbs﹞,或反不惡寒﹝aversion_to_cold﹞,面赤﹝red_face﹞煩燥,裏寒外熱,或乾嘔﹝Dry_Vomiting﹞,或咽痛﹝pharyngalgia﹞,脈沉微細欲絕。

【藥物】:附子、乾薑、炙甘草。

【服法】:水煎冷服。

千金陽旦湯:

【主治】:冬溫﹝winter_warmth﹞脈浮發熱﹝fever﹞,項強﹝Stiff_Neck﹞、頭痛﹝Headache﹞。

【藥物】:桂枝、白芍、黃芩、甘草,加薑、棗。

【服法】:煎服。

千金陰旦湯:

【主治】:冬溫﹝winter_warmth﹞內寒外熱,肢節疼痛,中挾寒食。

【藥物】:桂枝、白芍、黃芩、甘草、乾薑。

【服法】:煎服。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