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治療對防禦免疫作用:

 針刺通過調整機體各系統功能,提高人體抗病能力,既能治療疾病,又可預防疾病。

 如針刺可預防感冒﹝common_cold﹞、瘧疾﹝malaria﹞、哮喘﹝asthma﹞的復發;對於病毒引起的感冒﹝common_cold﹞、腮﹝cheek﹞腺炎、黃疸﹝jaundice﹞型或無黃疸﹝jaundice﹞型肝炎等疾病和對於細菌引起的痢疾﹝dysentery﹞、腸炎、破傷風﹝tetanus﹞等疾病,針刺治療均有良好的效果;針刺抗炎退熱作用明顯,可治療多種急慢性炎症,如急慢性咽喉炎、闌尾炎﹝appendicitis﹞、胃炎、結膜炎、中耳炎、乳腺炎等。

 針刺對發熱者有明顯的降溫作用,這都是通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實現的

 臨床和實驗觀察,針刺對細胞免疫和體液﹝body_fluid﹞免疫均有促進或調整作用。

 有報導,針刺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acute_bacillary_dysentery﹞654例,大便培養均為陽性,取氣海﹝RN06﹞、天樞﹝ST25﹞、上巨虛﹝ST37﹞、曲池﹝LI11﹞、合谷﹝LI04﹞等穴,用緊提慢按結合撚轉的瀉法,留針﹝retention_of_needle﹞30~60min,每日1~3次,10天為一療程。

 1個療程治癒者596例,治癒率為92.4%。

 某單位以13只兔子做實驗,針刺一側「足三裏﹝ST36﹞」,針刺後2~3h白細胞總數增加達60%,中性粒細胞增加和淋巴細胞減少者達63%,24h後基本恢復正常。

 有人以100名健康人為實驗物件,針刺足三裏﹝ST36﹞、合谷穴﹝LI04﹞,觀察到白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由48.16%上升至71.25%,而對照組無明顯改變,說明針刺後白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也表現為一種防禦性的調節作用,使之向正常生理方向發展,從而使疾病痊癒。

 有研究者對50例住院急性細菌性痢疾﹝acute_bacillary_dysentery﹞患者,進行了血清蛋白電泳、血清總補體含量、免疫球蛋白含量、血漿殺菌力、特異性抗體滴度、糞便中SIgA含量、血清中溶菌酶含量、肝臟網狀內皮系統吞噬能力等8項免疫指標的實驗研究表明,在針刺治療過程中機體的免疫能力不斷增強。

 針刺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acute_bacillary_dysentery﹞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療效,其原理是與患者體液﹝body_fluid﹞免疫功能增強有關。

有研究者以松節油在兔耳造成炎症,針刺合谷﹝LI04﹞等穴後,發現兔耳的炎症面積和厚度均比對照組小得多,說明針刺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但當切斷脊神經後根或頜上神經節,就不再發生這種作用,故認為針刺對兔耳炎症作用途徑可能經由支配針刺局部皮膚、肌肉、血管的脊髓後根(C5~T1)傳入脊髓,最後經由胸段側角—頸上神經節—節後纖維以達到兔耳炎症灶,說明針刺效應主要是通過神經的反射作用完成的。

 動物實驗發現,針刺組腎上腺皮質類脂質、膽固醇和維生素C含量均減少,而核糖核酸、鹼性磷酸酶卻較多,說明腎上腺皮質功能因針刺而增強,但如阻斷神經通路或切除雙側腎上腺,則針刺後就不能產生效應。

 總之,針刺對防禦免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網狀內皮系統功能活動增強,機體內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抗體的增加,對於增強機體防衛抗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這些功能的產生,都可能與神經—體液﹝body_fluid﹞的作用因素有關。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Prof.Chang,Chen-Y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