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接骨議論方:

 夫人之首原有骱,亦無損折驗之。

 則有跌撲殞碎之疾。

 若見腦髓出者難治。

 骨青者難醫。

 碎如黍米者可取,大則不可。

 若犯此者,先將活血散敷之,避風戒欲,患者宜自慎。

 但平則以疏風理氣湯敷服之,五六貼至傷平滿,再投補血順氣湯三四貼而安。

 若有破傷風,牙關緊急,角弓反張之凶候,急按飛龍奪命湯而癒。

 此方萬投萬應,不可輕忽。

 次日有鬥傷落珠之症,先將收珠散敷之,用銀針蘸井水,將前珠散點血筋上,次用舊青絹溫湯挪洗上,則用還魂湯三四貼,待之平復再用明目生血飲服之而安。

 續有鼻樑骨斷之症,先將接骨散敷之著骨,次用生肌散菜油調敷,再用活血止痛散,其外自然平服而安。

 人有缺唇之症,先將代痛散敷之,次將油線縫其合,後將生肌散調敷,內服活血散、止痛散而安。

 豚骱不比諸骱,惟此最難。

 此骱出則觸在胯內,使患人側臥,出內手隨內,外手隨外,上手住其腰,下手捺住其挽,將膝掬其上,出左拔其右,出右拔其左,向右拔伸而上也。

 內服生血補髓湯而安。

 豚骱以此為則,惟有天井骨最難,若言損折,人或有登高跌倒者犯此症,其骨不能綁縛,多有換骨出外,用喘氣湯服之,使骨相對,次用接骨散敷之,用綿包裹。

 連肩背骨落之,有用提氣活血湯,投之三四貼而安。

 觀其筋骨,多有損傷,頭不能相對,若非吊嗽飲,焉能醫此病哉!用接骨散敷之,服生血補髓湯數貼而癒。

 易折在於人之兩腿,傷之則為兩段,醫之在綁縛。

 先將寬筋散煎藥湯洗,使患人側臥在床,與無患足取齊,次用接骨散敷之,用綿包,必用抄板八片,長四寸,綿紙裹,外就用繩三條與杉板均齊綁縛,內服活血止痛散三四貼,又用壯筋續血骨丹,間服而癒。

 舊蓋膝骨又名臏骨,將此舊骨在上蓋之,其骱迭出於上,治之必用綿箍,使患者仰臥,一人抬起腳踝,若使出于左,隨左而下,出於右隨右而下,醫者緩緩雙手扶綿箍在於膝下,上手彎住其膝,下手接住其腳,彎出於右手、偏于左下,左手偏於右下,使舊膝相對,膝下手則抬起必上。

 必先用接骨散敷之,綿布包裹,綿箍按在患處,內服生血補髓湯三四貼,次服壯骨續筋丹而癒。

 惟小膀有二骨,一大一小,一骨折者易治,兩骨折者難醫。

 折之則有藕比頭者易治,兩段者難醫。

 戳尚有骨破者凶候,若無凶候則與大腿同治。

 犯此症者,骨必在皮肉上,則用染爛丹去其肉。

 而後將骨對,切勿用湯熏洗,恐湯毒入內,次將生肌散敷之。

 如骨折皮肉不破,可用接骨散敷之,後照前綁縛,用杉板六片,長三尺五分,下骨板長五分,上骨段上板長五分,取其擔力,惟此症最痛,必先服生血補髓湯三四貼,次服壯筋續骨丹愈,數貼而安。

 腳踝骱易出,上之亦難,一手抬住其根,一手扳住其指,出右手扳其右,出左手扳其左,腳跟掬指掬上腳下一伸而上也,必服寬胸活血湯而安。

 肩骱與膝骱相似,其膝前送上,肩骱送下,有力可上之,先一手上按住其肩,下按住其手,緩緩轉動,候其筋舒。

 患人坐於低處,一人抱住其身,醫者用手又捏其臂,抵住其骨,將膝挾其手,齊力而上也。

 用綿裹如雞蛋大,落其膝上,敷用接骨散,服用生血補髓湯而癒。

 臂出觸於上,一手按住其挽,一手按住其膝,踝先掬其上,而後抬其挽,一伸可上也。

 敷用接骨散,綿布包裹,服用生血補髓湯而癒。

 手骱送出,一手按住其五指,一手按住其手掌,掬起其手骱,下一伸而上也。

 此乃會膝之所也,必服寬筋活血散。

 骱出不用縛,先用骨骱散敷之,綿布裹包,用闊板一片在患處,共用杉板四片,長三寸,縛用七日可放。

 手指則有三骱,惟中節出者有之,易出易上,藥必服活血止痛散,不然最疼痛也。

 大臂與小臂傷折,與大腿小膀同治,惟服藥下部則加牛膝、木瓜,上部加桂枝。

 此數者略言其要耳。

 我後子孫效學人,必擇賢者傳之,使其坐定,逐一細講,正謂口傳心授。

 大抵骨折在於綁縛,用杉板取其輕熟之故。

 此數方之要藥,萬金不可得,折傷皆出於此。

 藥有制度之法,煎劑在於活法,不可執一而治。

 但有染熱病而得此症者,必無用藥。

 其上骱之症,一言而可定也。

 亦要細別其骱頭,不可輕忽,則外有促筋矣。

 刀斧砍傷,骨碎補之奇,亦要討論。

 大抵舒筋必要用寬筋散煎湯熏洗為主。

 手足之筋連背在於指動,指動則此筋也動。

 就將此筋用湯熏洗,微微緩動伸舒也。

 失枕有臥而失者,有一時之誤而失者,使其低處坐定,一手扳其頭,一手扳其下頸,伸之直也。

 有槍戳者,看其傷在致命不致命,傷口深不深,致命處而傷不深,亦無害。

 若傷在腹,必探其淺深,恐深而傷在五內者難治。

 傷口直者,先取止血定痛散敷之,傷口深者將綿探之,乾摻其口,待其血水流定,再將生肌散敷固,內服護風托裏散而癒。

 有刀斧磕傷頭額者,防其寒熱,一見則護風為上,大抵診脈沉細者生,洪大者難。

 傷於硬處者,看其骨損傷否。

 傷於軟處者,看其淺深何如。

 傷骨即療骨,傷肉即生肌。

 刀斧斫傷與戳傷不同,敷用生肌為主,內服護風、托裏為上。

 更詳前有論傷骱內參用。

 有人自以刀勒咽喉者,看其刀口之平不平,而勒有彎曲淺深,兩刀勒者易,一刀勒者難。

 若硬其食喉,先將油線縫其合,次將生肌散封固,內服護風托裏散而安。

 如食喉斷者必死難治,絲線縫其缺喉亦可。

 有傷肚皮腸出外者,此症故險而無害。

 醫者當去其指甲,恐致傷腸反受其害也,此人必死。

 但五內不傷,湯藥飲食如常,可保終吉。

 用紡車一部,對患者緊搖,勿使患處將濕湯搽上,痛處油線縫其皮,初將生肌散封固,內服通腸活血湯而安。

 桑白皮線縫亦可。

 人之一身,十指最重,若使傷其一指必聯心痛難忍,中指比於各指最重。

 況且又染傷風,先將止血散敷之。

 如人咬傷者,必先去其齒毒氣而敷之,急投護心丸一服以安其心。

 若犯破傷風,急服飛龍奪命湯而癒。

 如刀斧折傷者易,人咬傷者難,有毒內服退毒定毒散。

 如人咬傷者,其間十有九死,必難治也。

 如有骨碎損者,看其傷處,破則必取骨,不破則用鑽骨散穿取,後將生肌散封固,內服定痛補髓湯而癒。

 若取碎骨不盡者不癒。

 用必看取,自然癒矣。

 此書不可輕忽,宜珍藏之。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