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疾病辨經絡部位:

依據疾病所患部位和按經絡在人體的循行分佈,可以推求疾病所屬何經,從而根據各種情況,結合循經用藥,可以提高療效。

一、人體各部所屬經絡:

頭頂正中屬督脈經;兩旁屬足太陽膀胱經。

面部、乳部屬足陽明胃經﹝乳房屬胃經,乳外屬足少陽膽經,乳頭屬足厥陰肝經﹞。

耳部前後屬足少陽膽經和手少陽三焦經。

手、足心部手心屬手厥陰心包經;足心屬足少陰腎經。

背部總屬陽經﹝因背為陽,中行為督脈之所主,兩旁為足太陽膀胱經﹞。

臀部外側屬足三陽經;內側屬足三陰經。

腿部外側屬足三陽經;內側屬足三陰經。

腹部總屬陰經﹝因腹為陰,中行為任脈之所主﹞。

其他如生於目部的為肝經所主;生於耳內的為腎經所主;生於鼻內的為肺經所主;生於舌部的為心經所主;生於口唇的為脾經所主。

二、十二經絡氣血的多少:

手足十二經脈有氣血多少之分,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厥陰肝經為多血少氣之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為多氣少血之經。

臨床根據瘡瘍﹝Carbuncles_and_Furuncles﹞所發部位和經絡的不同,可有針對性地選用一些治法或一些引經藥物。凡外瘍發於多血少氣之經,血多則凝滯必甚,氣少則外發較緩,故治療時注重破血,注重補托;發於多氣少血之經,氣多則結必甚,血少則收斂較難,故治療時注重行氣,注重滋養;發於多氣多血之經,病多易潰易斂,實證居多,故治療時注重行氣活血。如乳癰﹝acute_mastitis﹞所患部位屬足陽明胃經,治宜行氣通乳;瘰癧﹝Tuberculosis_of_lymph_nodes﹞屬足少陽膽經,治宜行滯、滋養。結合經絡辨證﹝diagnostic_of_causes﹞選用一些引經藥物,使藥力直達患處,以提高療效。如手太陽經用黃柏、槁本,足太陽經用羌活,手陽明經用升麻、石膏、葛根,足陽明經用白芷、升麻、石膏,手少陽經用柴胡、連翹、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足少陽經用柴胡、青皮,手太陰經用桂枝、升麻、白芷、蔥白,足太陰經用升麻、蒼術、白芍,手厥陰經用柴胡、丹皮,足厥陰經用柴胡、青皮﹝skin﹞、川芎、吳茱萸,手少陰經用黃連、細辛,足少陰經用獨活、知母、細辛。

經筋醫理探源(永康堂‧張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