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肩關節周圍炎﹝periarthritis_of_shoulder﹞

【疾病科屬】:骨傷科

【疾病概述】:

肩關節周圍炎﹝periarthritis_of_shoulder﹞是肩部受涼、勞損或外傷後而引起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的疾患。本病又稱為肩凝風、凍結肩﹝frozen_shoulder﹞、五十肩等,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尤多見於老年婦女。

【診斷要點】:

1、初起肩部輕微疼痛,以後疼痛漸增,肩部活動受限,甚至洗臉、梳頭、穿衣、摸背等均受影響;後期疼痛減輕,但活動障礙逐漸加重。

2、嚴重者肩部肌肉萎縮﹝Muscular_dystrophy,MD﹞,尤以三角肌﹝Deltoid_m.﹞為明顯。

3、肩關節主動和被動上舉、後伸﹝extension﹞、內收﹝adduction﹞、外展﹝protraction﹞、內旋﹝Pronation﹞等動作均受限制。

4、肩部周圍有廣泛的壓痛點,肩前、後、外側均有壓痛,肩胛骨正中(天宗穴附近)壓痛尤甚。

5、本病須與頸椎病相鑒別。頸椎病雖有肩臂放射痛,但在肩臂往往無明顯壓痛點,有頸部疼痛和活動障礙,肩部活動尚可。必要時可加攝頸椎X-ray 鑒別。

【辨證分析】:

1、五旬之人,年老體弱,氣血不足,肝腎虧損,以致關節失於滑利,筋失濡養,若肩部露臥受涼,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致使寒凝筋膜,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筋脈拘急,加之肩部長期勞累,引起局部疼痛及活動功能障礙。

2、少數患者因上肢骨折、脫位(如肱骨外髁頸骨折、肩關節脫位﹝dislocation_of_shoulder_joint﹞等),固定時間太長或固定期間不注意肩關節的活動功能訓練,也可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痰濁瘀阻,肩部筋肉發生粘連和攣縮而造成本病,引起局部疼痛及活動功能障礙。

【辨證論治】:

肩關節周圍炎﹝periarthritis_of_shoulder﹞的治療往往需要較長的療程,常採用綜合治療,如手法理筋、運動訓練活動內外用藥、針灸等。

【理筋手法】

患者端坐,術者立於患側,先點按肩髃、臂需、需俞、曲池、合穀、天宗等穴,用分筋手法推按按肩關節周圍的筋絡。然後術者一手固定肩部,一手握腕提起患臂,輕輕滾搖,並緩緩拔伸,前後滾搖的幅度可逐漸加大。患者屈肘,術者握腕之手移至肘部托拿,轉搖肩部,左右搖圈數應相等。再將患肢被動上舉,外展﹝protraction﹞外旋﹝external_rotation﹞,內收﹝adduction﹞搭肩,後伸﹝extension﹞內旋﹝Pronation﹞。在做每個動作時,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故必須用力適度,手力由輕到重,活動範圍由小到大,在患者尚能忍受的情況下進行之。

【藥物治療】:

【治法】:祛風散寒,活血通絡,補益氣血。

 ㄅ、主方:黃芪桂枝五物湯(張仲景《金匱要略》)

→→處方:黃芪2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生薑2片,大棗4枚。水煎服,每日1劑。

 遊走疼痛者,加威靈仙12克、細辛5克。

 氣血虛弱者,加黨參15克、當歸12克、首烏30克。

 偏寒者,加制川烏9克。

 若因外傷有瘀滯者,加薑黃10克、川芎6克。

 ㄆ、外用方:骨傷外洗二方(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桂枝15克,威靈仙15克,防風15克,五加皮15克,細辛10克,荊芥10克,沒藥10克。煎水熏洗患肩,每日1劑。

【針灸治療】選取肩髃、肩貞、臂需、曲池為主穴,巨骨、天宗、外關、手三裏為配穴,用撚轉提插手法。

【運動訓練﹝Exercise_training﹞】:

治療期間,應堅持運動訓練活動鼓勵患者作肩外展﹝protraction﹞、前屈、後伸﹝extension﹞、內旋﹝Pronation﹞等動作,如「蠍子爬牆」、「手拉滑車」、「彎腰劃圈」、「前後擺動」等動作。當手指達到所能摸到的高度後,在牆上作好標記,每日循序漸進,一周對照一次,可以衡量肩外展﹝protraction﹞的進展情況,增強患者運動訓練的信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