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髕骨骨折﹝pattella_fracture﹞

【疾病科屬】:骨傷科

【疾病概述】:

髕骨骨折﹝pattella_fracture﹞是常見的膝部損傷,為關節內骨折。多見於青壯年和老年人,兒童極為少見。

【診斷要點】:

1、傷後膝部腫脹、疼痛,有皮下瘀斑﹝eccymosis﹞,常有皮膚擦傷。

2、膝關節不能自主伸直﹝extension﹞。膝前壓痛明顯。

3、有分離移位時,可捫及骨折端之間有溝狀凹陷,有骨擦音﹝crepitation﹞和異常活動。

4、膝關節正、側、軸位X-ray ,可明確骨折的類型和移位元情況。

【辨證分析】:

1、髕骨骨折﹝pattella_fracture﹞:可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所造成,但以間接暴力為多見。直接暴力所致者,多為跌倒時髕骨直接碰撞地面或受重物打擊而引起,多呈粉碎骨折,股四頭肌﹝quadriceps_femoris﹞腱膜和關節囊無撕裂或僅呈局限性撕裂,對伸膝功能影響較少。間接暴力所致者,多為在膝關節半屈曲位跌倒,股骨髁抵住髕骨,股四頭肌﹝quadriceps_femoris﹞突然強力收縮,髕骨受到強力牽拉而骨折,多呈橫形骨折,可以在髕骨中央斷裂,也可以在兩極斷裂,股四頭肌﹝quadriceps_femoris﹞筋膜和關節囊發生不同程度的破裂,使兩骨折塊分離,伸膝裝置受到破壞。

2、受傷後,骨折部位周圍筋肉損傷較嚴重,脈絡受損,氣機阻滯而出現疼痛,離經之血,阻塞經道,瘀滯於肌膚腠理及關節而出現瘀斑﹝eccymosis﹞、腫脹,故早期辨證為氣滯血瘀。

【辨證論治】:

無移位骨折可僅用夾板固定;有移位骨折必須有良好的復位,並保持關節面的完整光滑,恢復伸膝裝置的功能,防止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整復方法】

先在無菌操作下,將關節內積血抽吸乾淨,使骨折易於對位。

患者仰臥位,膝伸直﹝extension﹞。術者用兩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捏住骨折的近、遠端對推,使之相互接近;然後用一手的拇指、食指按住上下兩斷端,以另一手觸摸髕骨,以確定關節面是否平整。如仍有前後殘餘移位,另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一手拇、食指推按向前突起的另一端,使之復位。

【固定方法】

無移位骨折可在患肢後側用單夾板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夾板長度由臀皺紋至足跟部。有移位骨折復位滿意後,可用比髕骨稍大的抱膝環(內墊棉花、外纏繃帶製作而成)或彈性抱膝兜固定髕骨,後側長夾板將膝關節固定在伸直位4周。若兩折端分離2釐米以上的骨折用抱膝環固定困難者,復位滿意後可用抓髕器外用固定。如複位不滿意,亦可採用切開復位、張力帶鋼絲內固定。難於整復及固定的粉碎骨折,可作髕骨部分切除或髕骨全切除術,術後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5周。

【藥物治療】:

1、【初期治法】: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ㄅ、主方:活血祛瘀方(廣東省中醫院《四肢骨折和脫臼治療圖解解》)

處方:生地黃15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紅花12克,梔子10克,桃仁10克,澤蘭10克,三七末(沖服)。水煎服,每日1劑。

ㄆ、外用方:消瘀止痛藥膏(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講義》)

處方:大黃150克,木瓜60克,梔子30克,蒲公英60克,地鱉蟲3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共為細末,飴糖或凡士林調敷患處。

2、【中期治法】:接骨續筋,通利關節。

主方:壯筋養血湯(錢秀昌《傷科補要》)→→處方:續斷12克,當歸9克,川芎6克,白芷9克,紅花5克,生地黃12克,牛膝9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水煎服,每日1劑。

3、【後期治法】:養氣血,補肝腎,壯筋骨。

ㄅ、主方:補腎壯筋湯(錢秀昌《傷科補要》)

處方: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山萸肉12克,續斷12克,茯苓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ㄆ、外用方:海桐皮湯(吳謙等《醫宗金鑒》)

處方:海桐皮6克,透骨草6克,乳香6克,沒藥6克,當歸5克,川椒10克,川芎3克,紅花3克,威靈仙3克,甘草3克,防風3克,白芷2克。

解除外固定外,煎水熏洗患處。

【運動訓練﹝Exercise_training﹞】:

初期可作踝關節、足趾的伸屈活動。腫脹消退後,可開始練習股四頭肌﹝quadriceps_femoris﹞舒縮活動。2周後可在夾板等固定下扶雙拐下地行走。4~6周解除固定後,逐步練習膝關節屈伸活動。在骨折未牢固癒合前,不得作猛烈屈膝活動,以防發生再骨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