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橈骨下端骨折

【疾病科屬】:骨傷科

【疾病概述】:

橈骨下端骨折是指發生在橈骨下端3釐米範圍內的骨折,又稱為橈骨遠端骨折。多見於青壯年及老年人;在20歲以前的患者,則多為橈骨下端骨骺分離。

【診斷要點】:

1、傷後局部腫脹、疼痛、手腕活動功能部份或完全喪失,握力減弱。

2、有移位骨折常有典型畸形。伸直型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時,從側面可見「餐叉樣」畸形;向橈側移位時,從手掌正面觀,可見「槍上刺刀樣」畸形。屈曲型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並有重疊時,從側面可見「鍋鏟狀」畸形。

3、橈骨下端處環狀壓痛和縱向叩擊痛明顯。

4、重疊移位時,可捫及橈骨莖突﹝Radius_stem_suddenly﹞上移。

5、腕關節正、側位照片可明確骨折類型和移位方向。

【辨證分析】:

1、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均可造成橈骨下端骨折,但多為間接暴力所致。根據受傷姿勢和骨折移位的不同,一般可分為伸直型和屈曲型兩種。跌倒時,腕關節處於過伸位,手掌先著地,軀幹向下的重力與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於橈骨下端,造成伸直型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和橈側移位,橈骨下端關節面改向背側傾斜或成為負角,向尺側傾斜減少或完全消失,甚至形成相反的傾斜。若被重物打擊、碰撞等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為粉碎型。老年人肝腎虧虛、骨質疏鬆﹝Osteoporosis﹞,骨折常呈粉碎並可波及關節面。跌倒時,若腕關節處於掌屈位,手背先著地,可造成屈曲型骨折,骨折遠端

2、骨折初期,暴力傷及人體經絡血脈,氣機運行不暢,氣滯能使血凝,血凝能阻氣行,瘀血滯於肌表則為青紫腫痛,阻於營衛則鬱而化熱,故其病機多為氣滯血瘀。老年患者則多素體虛弱,氣血虧損,肝腎

虧虛。

【辨證論治】:

無移位元骨折不需要整復,僅用掌、背側夾板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元骨折則必須根據骨折類型,而採用不同的整復方法。陳舊骨折僅向掌側成角,而無橈偏或重疊移位者,時間雖已達三、四周,仍可按新鮮骨折處理。陳舊骨折畸形癒合者,若受傷時間不太長,骨折癒合尚未牢固,可行閉合折骨,然後按新鮮骨折處理。

【整復方法】:

1、伸直型骨折:

線未進入關節、骨折端完整者患者坐位或平臥位,患肢外展﹝protraction﹞,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助手握住患肢前臂上段,術者兩手緊握手掌,兩拇指並列置於骨折遠端背側,其餘四指置於其腕掌部,扣緊大注魚際肌。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矯正後,將前臂遠段旋前,兩拇指將骨折遠端向掌側按壓,其餘四指將腕關節背伸,加大骨折端向掌側成角;然後利用牽引力,順縱軸方向驟然猛抖,兩食指將骨折近端向背側托頂,兩拇指將骨折遠端向掌側按壓並將腕關節掌屈,以矯正骨折端向背側移位,同時迅速將腕關節偏以矯正骨折端向橈側移位。

2、伸直型骨折:

線已進入關節、骨折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平臥位,肘關節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患肢前臂上段,另一助手握患肢拇指及其餘四指,兩助手行拔伸牽引,持續2~3分鐘,矯正骨折斷端的嵌入或重疊移位。

術者立於患肢外側並面向患肢遠端,雙手拇指在背側按壓骨折遠端,雙手其餘各指置於近端的掌側提近端向背側,以矯正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術者一手將骨折遠端向尺側推擠,另於手將骨折近端向橈側推擠,同時令遠端的助手將患腕掌屈、尺偏,以矯正骨折遠端向橈側移位。

3、屈曲型骨折:

患者坐位,肘關節屈曲90°,前臂中立位或旋後位。一助手握患肢前臂上段,另一助手持握手指,兩助手拔伸牽引2~3分鐘。待嵌入或重疊移位矯正後,術者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骨折遠端向背側推擠,同時用食、中、環三指將骨折近端向掌側按壓,與此同時牽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將腕關節背伸、尺偏、使之復位。

【固定方法】

在維持牽引下,局部外敷藥物後,用四塊夾板超腕關節固定。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遠端背側和近端掌側各放一平墊,然後用四塊夾板固定,橈、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的橈偏和背伸。屈曲型骨折則在遠端掌側和近端背側各放一平墊,橈、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橈偏和掌屈。固定墊、夾板放妥後,用三條布帶縛紮,將前臂置於中立位,用三角巾懸吊於胸前,保持固定4~5周,兒童患者則固定3周左右。

【藥物治療】:

1、【初期治法】: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ㄅ、主方:桃紅四物湯(吳謙等《醫宗金鑒》)

→→處方:當歸12克,白芍12克,生地黃15克,川芎5克,桃仁12克,紅花9克。水煎服,每日1劑。若腫脹、疼痛較甚者,可加三七末3克(沖服)、木通12克、乳香5克。

 ㄆ、外用方:雙柏散(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講義》)

→→處方:側柏葉2份,黃柏1份,大黃2份,薄荷1份,澤蘭1份。共研細末,以水、蜜糖煮熱,調成厚糊狀,外敷患處。

2、【中期治法】:和營生新,接骨續損。

 ㄅ、主方:和血舒筋方(廣東省中醫院《四肢骨折和脫臼治療圖解》)

→→處方:當歸12克,續斷12克,川木香12克,威靈仙12克,白芍12克,五加皮12克,忍冬藤18克,雞血藤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ㄆ、外用方:接骨膏(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五加皮2份,地龍2份,乳香1份,沒藥1份,土鼈蟲1份,骨碎補1份,白及1份。共為細末,用蜂蜜調成厚糊狀,外敷患處。

3、【後期治法】:養氣血,補肝腎,壯筋骨。

 ㄅ、主方:肢傷三方(廣東中醫學院《外傷科學》)

→→處方:當歸12克,白芍12克,續斷12克,骨碎補12克,威靈仙12克,川木瓜12克,天花粉12克,黃芪15克,熟地黃15克,自然銅10克,土鼈蟲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ㄆ、外用方:上肢損傷洗方(上海中醫學院《中醫傷科學講義》)

→→處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荊芥9克,防風9克,紅花9克,千年健12克,劉寄奴9克,桂枝12克,蘇木9克,川芎9克,威靈仙9克。解除夾板固定後,煎水熏洗耳恭聽患肢,每日1劑。

【運動訓練﹝Exercise_training﹞】:

骨折整復固定後,即應鼓勵患者進行指間關節、掌指關節﹝MP﹞屈伸活動,及肩、肘關節活動。解除固定後,作腕關節屈伸、旋轉和前臂旋轉活動訓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