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下橈尺關節分離伴韌帶損傷

【解剖】:

尺骨頭如同橈骨頭,除內側的莖突外,大部形成一個圓盤,關節面占圓周的2/3,與橈骨下端內側的尺骨切跡相接,橈骨切跡即圍繞它旋轉。

下橈尺關節有兩個韌帶,一個起自尺骨莖突,至三角骨﹝Triquetral_bone﹞及豆狀骨﹝Pisiform_bone﹞,甚為堅強,如同樞軸; 另一個為圍繞下橈尺關節的疏鬆關節囊﹝Joint_capsule﹞韌帶,附於橈、尺骨相對關節面的邊緣,稱為橈尺掌、背側韌帶,當橈骨圍繞尺骨旋前、旋後時,關節囊﹝Joint_capsule﹞韌帶亦跟隨擺動。

【病因病理】:

由於下橈尺關節主要靠關節盤和橈尺掌、背側韌帶維持穩定,沒有環狀韌帶環抱,在解剖結構上並不穩定。在腕關節過度背伸或強力內旋、外旋活動時,可引起下橈尺關節的韌帶損傷。前臂長期處於內旋或外旋位勞動,亦可造成前後韌帶鬆弛,引起下橈尺遠端關節分離,甚者可伴有三角軟骨的破裂傷﹝Lacerations﹞。

【診斷】:

本病臨床症見腕部尺側疼痛、酸軟、無力,手持重物困難,活動腕及前臂時疼痛加重。

查體在下尺橈關節間隙有腫脹壓痛,前臂旋轉功能障礙,握力下降。前臂旋前時尺骨小頭向背側明顯突出,旋後時則尺骨小頭向掌側突出,活動時常伴彈響。可觸及下橈尺關節間隙增寬、變平,尺骨小頭有浮動、分離、摩擦感。X光檢查:部分病人可發現下橈尺關節間隙增加(大於0.2cm)。

【治療】:

反阿是穴治療:下橈尺關節分離伴韌帶損傷首先應當解決的是關節分離,故應先採用復位手法使下橈尺關節復位並外固定(請參閱其他書籍,在此恕不贅述)。對於本病導致的疼痛不適尤其是單純的無關節分離的損傷,採用反阿是穴治療:有很好的療效。如疼痛位於其掌側關節間隙,則在肱骨內上髁前下緣、以及該點至大陵穴連線的上三分之一範圍內尋找可使症狀消失或明顯減輕的點(一般該點多位於肱骨內上髁前下緣),然後在該點上點揉或針刺;如疼痛位於背側關節間隙,則在手三裏附近或橈骨小頭前下方可以找到反阿是穴。

推拿時注意在反阿是穴上治療的同時,必須做整個前臂屈肌群或伸肌群的放鬆,必要時選做肱三頭肌﹝Triceps_brachii_m.﹞、肱二頭肌﹝Biceps_brachii_m.﹞、肱橈肌﹝Brachioradialisl_m.﹞、三角肌﹝Deltoid_m.﹞、斜方肌﹝Trapezius_m.﹞、岡下肌﹝Infraspinatus_m.﹞的放鬆。

對於損傷日久,複外感風寒濕邪,表現為局部畏風畏寒、喜溫喜按者,可在反阿是穴及正反穴上施用火針治療。

針刀治療:局部消毒後,將刀口線平行於肌纖維刺入反

阿是穴內,進行縱向鬆解2~3次後出針。術畢以創可貼粘貼針口。

傳統取穴:可選用後溪、大陵、小海、少海、曲池、內關、外關等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