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外科大成》卷四 小兒部:

 小兒天真未鑿,鮮五發之毒,亦無善惡之診,其輕小瘡瘍,自可淋滌敷貼之,所謂頻沐更衣外宣無病,不得已而藥之,乃下法也,然必兼調乳母為確,其有大症,載前專科無異,第以小兒所司者,莫如丹毒等類,今則獨加詳焉。

 

 赤遊丹毒:

 丹者受毒於未形之先,發病於有生之後,由胎養失宜所致,預辨之法,小兒無故眼生厚眵,或眼胞紅暈,微有氣喘,夜則煩啼,此欲發丹之候也,急服藍根等藥,潛消其毒,已有赤腫者,即用芸苔等類,外銼其鋒,然必兼吮砭洗貼等法治之,始獲全效。

 

胎熱丹毒:

 初發赤腫光亮,遊走遍身者,由熱毒之氣極與血相摶而風乘之也,故又名之曰赤遊風也,初宜升麻葛根湯表之,次用百解散、驅風散清之,甚者大連翹飲,如腹脹不乳,毒氣入裏也,紫雪散下之,外則吮之砭之,淋洗之,隨用精猪肉片貼之,一時許,換藥敷之,甚者日換二次,三日後身涼腹軟,聲清乳哺如常,砭處肉活者順,反此者逆。

 丹起於腹背,流入於四肢者順,起於四肢,流入於腹背陰囊者逆。

 

胎驚丹毒:

 初則面生水豆,根腳微紅,出沒無定,次至頸項,丹赤如珠,再次延及胸乳間者,由孕母受傳襲於兒胎也,先用四聖散洗目,內服之藥照前胎熱,如微有痰喘作搐者,少加解驚藥。

 

食滯丹毒:

 初發赤暈,行而緩慢,非若胎熱之暴速者,此由食滯所致,治宜先消其食,食滯消而丹仍作者,用藥與胎熱藥同。

 

 


 

吮法砭法:

 丹毒之法,急令人用甘草煎濃汁漱口淨,隨患處遍吮之,使毒各聚一處,淋洗之,敷貼之。自效。

 甚者吮畢,隨行砭法,如赤暈走徹遍身,難以悉砭者,令人吮胸背四肢等數處而砭之,令微出血以潟其毒,血紅者輕,紫者重,黑者死,或出白汁如珠亮,如水晶,手粘起絲者重,砭畢,隨以藥水淋洗之,用精猪肉薄片貼之,一時許,換藥敷之,甚者日換敷二次,次日如腫未全消,再量行砭法,洗敷照前,第砭時不可刮盡其血,血盡則出黃水矣,若身弱者有不測之變,蓋為血去而氣不能獨居也。

 

 又兒生百日之內,不可砭之,以其肌肉不能任也,如患在頭,令兒倒臥,頭要低些,用針自下而上,偏針桃之出血,令毒從頂出,不行砭法,敷藥同前。

 

 丹名雖多,其源則一,總以右法施之,自驗(砭法見首卷針砭門)。

 

 凡治風丹。宜解毒托裏,令微通利,使元氣內護而排外邪,慎用硝黃等大下之劑,若夫發散太過,則表虛熱,赤不退者,補中益氣湯,加防風、白芷,寒涼太過,則胃虛熱,赤不退者,異功散加升麻、紫胡,或兼發搐者,四君子湯加升麻、當歸、鉤藤,如丹毒已解,發熱作渴不者,七味白朮散。

 

 主治方:

 升麻葛根湯:

 治丹毒面紅,發熱氣急,啼叫驚搐等症。

 升麻、葛根、白芍、柴胡、黃芩、梔子(各一錢)、木通、甘草(各五分);

 用水二鐘,煎一鐘,母子同服。

 

百解散:

 治一切丹毒。

 升麻、葛根、赤芍、黃芩、連翹、麻黃、薄荷、半夏、荊芥、金銀花、甘草、水煎,母子同服。

 

驅風散:

 治紫赤丹毒,及諸瘡咽喉腫痛,并傷風發熱煩燥,鼻塞氣喘,痰嗽驚風等症。

 金銀花(三錢)、牛蒡子(炒)、防風、荊芥、當歸、芎藭、白芍、黃芩、連翹(各八分)、木通、甘草(各四分)。

 

 甚,加大黃。丹毒,加麻仁(炒研);

 水二鐘,煎八分,母子同服。

 

大連翹飲:

 丹毒發熱,痰涎壅盛,一切諸瘡痧疹,頸項生核,或傷風傷寒,時行發熱等症。

 連翹、牛蒡子、防風、荊芥穗、黃芩、柴胡、梔子、蟬螁、當歸、赤芍、石膏、滑石、木通、瞿麥、車前子、甘草(等分);

 用燈草二十根,水煎,母子同服。

 

紫雪散:

 治小兒赤遊丹毒,甚者毒氣入裏,肚腹膨脹,氣急不乳。

 宜此救之,又治傷寒熱燥發狂,及外科一切蓄毒在內,煩燥口乾,恍惚不寧等症。

 升麻、寒水石、石膏、犀角、羚羊角(各一兩)、玄參(二兩)、沉香、木香(各五錢)、甘草(八錢);

 用水五碗,煎至一碗,濾清再煎,滾投提淨朴硝三兩六錢,微火慢煎,水氣將盡,欲凝結之時,傾入碗內,下硃砂、冰片各二錢,金箔百張,各預研細末和勻,將碗頓水內,候冷,凝成紫雪,收用,如大人每用一錢,小兒用二分,十歲者用五分,唅口內,徐徐嚥之,即效,甚者倍服之,或用淡竹葉、燈心煎湯化服,亦佳。

 

四聖散:

 治胎受熱毒,兩目不開,及丹毒眼胞紅暈。

 黃連、秦皮、木賊、燈心、棗子(等分咀片);

 每用二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澄清去渣,不時洗目。

 

 


 

淋洗丹毒等方:

 丹毒赤暈漸開,或暈有碎瘡,用甘草兩許,水一大鐘,煎半鐘,待溫,令乳母滿口含漱徐徐吐淋病處,以手掌并指揩洗之,勿犯指甲,仍與小兒些須飲之,只一次,則暈不開大矣,良久再淋,三淋必瘥,

 

 一用:柳葉或桑白皮,每取一升,用水一斗,煎三升,於避風處淋洗之,日五七次。

 

敷丹毒類方:

 芸薹菜子研末,酒調,澄清飲之,渣塗之,或輕粉末杵芫荽汁調稀,鵝翎蘸掃患處,須臾,赤色變白,或生瘟,或自破,而癒,或景天草杵汁,加陳醋塗之,或檀香一塊,水磨汁塗之。

 

 丹流入腹者,杵馬齒莧汁飲之,渣敷。

 

 丹流入陰,赤腫出血者,用牛膝一兩,生甘草五錢,水一鐘,煎五分,加雞子清調龍末塗之,(伏龍即窯燒紅之土也);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