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丹毒者,為肌表忽然變赤如丹塗之狀也。

 《經》云:少陰司天,客勝則丹疹外發,及為丹熛,然二症亦有紅白乾濕癢痛之殊,故用藥則分表裏補瀉之異。

 如:

 色赤而乾,發熱作痛者,為丹毒,屬肝心之火,宜化斑解毒湯。

 色白而濕爛,流黃水,癢痛不時者,為風丹,屬脾肺濕熱,宜除濕苓湯。

 癢而搔之起塊,成餅成片,皮色不變者,為冷膜,故天陰則劇,風中亦劇,晴煖則減,身暖則瘥,由風邪外襲,熱鬱於肌膚也,宜藿香正氣散發之,外以枳殼煎湯浴之。忌用:風藥。

 再如丹毒,由氣虛極致令虛火遊行於外者,又宜補以降之,用人參五錢,當歸、白朮各一錢五分,水煎服之。

 

 又如女子十五歲而經脈未通者,多發丹疹,此由血有風熱乘之也,治宜涼血,虛則補之,慎投風藥。

 

化斑解毒湯:

 治二焦風熱上攻,致生火丹,延及遍身而作癢痛。

 玄參、知母、石膏、黃連、牛蒡子、人中黃、升麻、連翹(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二鐘,淡竹葉二十片,煎八分服。

 

 


 

除濕胃苓湯:

 治脾肺濕熱,致生火丹,作爛疼痛者。

 防風、蒼朮、白朮、赤茯苓、陳皮、厚朴、猪苓、梔子、木通、澤瀉、滑石(各一錢)、薄桂、甘草(各三分);

 水二鐘,燈心二十根,煎八分服。

 

藿香正氣散:

 治冷膜,由風寒外襲者。

 藿香、白朮、白芷、桔梗、紫蘇、陳皮、半夏、大腹皮、茯苓、厚朴、甘草;

 水二鐘,生薑三片,紅棗二箇,煎八分服。

 

芸薹菜方:

 治丹毒。

 芸薹菜子一兩,黃酒一鐘,和研,濾去渣,煎四五沸,溫服之。

 一杵芸薹菜葉敷之,乾者為末,水調敷之。

 

柏葉散:

 治丹毒癢痛,并效。

 側柏(炒黃)、黃柏、大黃(各五錢)、赤豆(三錢)、蚯蚓糞(菜田內者佳五錢)、輕粉(三錢);

 為末,新汲水調敷。一搗大蒜厚塗之,乾則易之。永康堂整體保健(張辰奕)【Y.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