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痛對應選穴法初探

 

【摘要】:

 對應選穴法研究的是傳統選穴法之外的某種客觀存在,是對中國傳統針灸治療學的再補充。對應選穴法理論依據是全息論:「人身即是一個小宇宙,局部可以反映整體」。他分為順對,逆對,左右對應以及前後對應等具體的方法,下文將會詳細展開,此不贅述。很多前輩在此領域已經做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收集他們零散的看法並且結合自己的臨床經歷,將這些經驗匯總分析,從中發現了很有價值的系統化方法。尤其在治療痛症上,對應選穴法常常能夠發揮其神奇的功效,效若桴鼓不是偶得。對應選穴法是值得臨床針灸師重視的一套方法。

 

【疼痛為臨床最長見症狀】:

 針灸鎮痛的卓越療效為世界所周知。治療時常用的選穴原則有循經取穴,局部取穴,辨證取穴,經驗取穴等。其中的經驗選穴包括我們常用的經外奇穴或民間單驗方等,而他們的穴性、穴位卻並非用已知的經絡理論可以解釋的通。基於這種疑問,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採納多方經驗,總結出了比較實用的對應取穴為主的治療疼痛的方法。這種選穴方法配合辨證取穴治療疼痛,輒有應手之效。常能短時間治癒疼痛,效果好於常規手段。

 

【對應選穴法的選穴方法】:

一、首先要選擇疼痛的對應治療區域。

 眾所周知,人體是一個全息整體,身體任何一部分都是整體的縮影。並且人體存在著以臍為中心的上下左右對應關係,常用的對應關係如下:

 ㄅ、手足順對法:以肘對應膝為中心對應,則肩對髖,上臂對大腿,下臂對小腿,手對腳。

 ㄆ、手足逆對法:以肘對應膝為中心與順對正好相反。

 

二、對應選穴的理論假說

 ㄅ、翻開經穴掛圖,可以發現外觀上人體手與腳並非完全對稱,即便是同名經脈循行部位在手與腳上也不相同。事實上我推論他們存在著一種螺旋的對應關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天體的運動軌跡並非簡單的圓弧,比如月球跟隨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其實是一種類似餘弦曲線的螺旋運動。順應這種宇宙潮流,人體內最根本的能量即氣除了循經上下流行外,是否還存在著另一種運行方式――即螺旋運動?我認為進行這種運動方式的是人體的衛氣。他剽滑悍疾,敷布周身,並且又以某種規律運動,所以古人有應時開穴之說(注:本人曾經運用子午流注治療自己的嚴重口腔潰瘍,針到痛止,從此不再痛,簡直如神靈一般)

 ㄆ、在人體胸腹部,正中線旁開兩寸,四寸,六寸及腋中線上各有一經脈帶,並並非一條經脈所主,而是多條經脈所循經。如正中線旁開兩寸處循行著胃腎二經。而臨床上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同一經線上的穴位能治療同一經線上的疾病,而並非要與疾病所處同一經脈或者表裏經。郭效宗的有效點學說即基於經緯線而另有發揮。

 筆者在臨床常常發現針刺某一穴位,經氣傳感並非沿經絡傳導,而是沿垂直線傳導。

 運行在同一垂直線上的經絡穴位或奇經八脈有分支相連。這樣不僅使表裏經加強了聯繫,而且構成了人體所有經脈之間的外在統一體。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很難解釋為什麼下關可以治療少陽經走向的坐骨神經痛,而腎俞又能治療急性胃痛。另外臨床上常用的八脈交會穴中列缺通任脈,而同一經脈中太淵,經渠卻不能。除了列缺與任脈的共振頻率可能接近外,是否他們之間另有一經脈相連?當然到現在為止我們尚部知道十二經別除了溝通表裏兩經並加強經絡與臟腑之間聯繫外,是否還能加強非關聯經脈在體表的聯繫?我們也不知道奇經八脈除了目前所知的一條單線外還存在否其他的支脈,這些尚需要在臨床中不斷研究證實。

 


 

 

三、對應選穴的前景展望

 對應選穴不光在治療疼痛方面,在治療其他疾病上也表現出它的與眾不同。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穴性主治,而是周身是穴,對應便可。可以根據患者的需要或治療的實際情況靈活取穴。同一疾病,可以取頭也可以取腳,如果結合辨證取穴則更能加快療效。

 對應取穴也可以被用來作為尋找新的治療穴的有效方法。

 

四、典型病例

  ㄅ、某,男,35歲,97年11月10日初診。患者自述膽囊區隱痛多年,並右小腿前外側酸痛。查腹部疼痛中心約為臍上6寸旁開3.5寸,小腿少陽與陽明經之間有一處靜脈淤血成環狀。即在督脈上選筋縮至脊中刮痧,出痧後重點刮右側背部約命門上6寸旁開3.5寸上下各一寸部位,出紫紅色痧斑,在痧斑中心三棱針點刺拔罐10分鐘,然後在小腿靜脈曲張處刺出黑血,一次即疼痛消失,後介紹其母來診。

  ㄆ、吳某,女,37歲,95年11月26日初診。患者胃三輪車夫,常年日曬雨淋。近一月來雙腿後側偏外約跗陽穴至昆侖穴段紅腫疼痛,已服用消炎鎮痛藥無效。根據足軀對應,頸對應踝,而疼痛處大部分介於眉中與眉梢經線之間,即在頸部兩經線間尋找壓痛敏感點。發現壓痛點即為天柱穴,則取雙側天柱,平補平瀉,並囑咐其用力跺腳,右腳當即痛止,左腳輕鬆大半,一天后亦痛止。

  ㄇ、鄭某某,女,52歲,95年3月23日初診。患者右足跟疼痛半年餘,多次治療效果不顯。外觀患足不紅不腫,探問病史,起因不明。根據手足逆對法則,跟對應肩,並且陽蹺脈起於足跟而經行於肩,尋找發現約巨骨穴附近有明顯壓痛,即針此穴,快速撚轉並囑咐其用力跺腳,其痛立失。以後筆者遇跟痛症輒用此穴,均一至三次愈,效果大大優於其他方法。實踐中遇到偏內側痛的患者,則加針天柱,刺痛者委中刺血即可。

  ㄈ、王某,男,20歲,97年3月1日初診。患者左踝關節扭傷2天。患足腫脹青紫,皮膚發燙,不能行走。根據對應原則,取右陽池入外關倒馬(注:即在同一經線上,在治療穴上或者下各一寸至二寸處加取一穴,能加強治療效果),稍加催氣,患者立刻覺得有氣循外側上肩部後,並非循背部下行,而是直接在左環跳處如有電擊速下行至痛處(確實有如武俠書籍所描寫),立刻可以行走,並感覺疼痛處涼爽,針後在患處加敷芒硝大黃膏,第二天患足腫痛已消,患處只留藍色印跡。再針一次,針感亦如此。

 

五、體會

  ㄅ、對應選穴具有選穴簡便靈活,效果快捷的優點。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十四經穴,而是周身是穴,體現了人體的整體統一。對應選穴去除了公式化機械化,使得針灸變得特別有生趣。

  ㄆ、對應針法的鎮痛機理,可能是基於筆者提出的兩個假說,充分調動了患者的營衛精氣,以遠治近,在疼痛區域形成適量的能量流,達到舒經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古人云:「通則不痛」,「氣至痛止」。

  ㄇ、對應選穴法可以作為尋找新的經外奇穴的有效方法。如配合辨證取穴更能加快及鞏固療效,減少疼痛復發。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