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經圖(注)

 睛明(目內眦)。攢竹(眉頭陷中)。曲差(髮際上五分)。五處(髮際上一寸)。承光(髮際上二寸五分)。通天(承光後一寸五分)。絡郄(通天後一寸五分)。玉枕(絡郄下一寸五分)。天柱(髮際內大筋外廉陷中)。大杼(第一椎旁一寸五分)。風門(二椎旁一寸五分)。肺俞(三椎旁一寸五分)。厥陰俞(四椎旁一寸五分)。心俞(五椎旁一寸五分)。督俞(六椎旁一寸五分)。膈俞(七椎旁一寸五分)。肝俞(九椎旁一寸五分)。膽俞(十椎旁一寸五分)。脾俞(十一椎旁一寸五分)。胃俞(十二椎旁一寸五分)。三焦俞(十三椎旁一寸五分)。腎俞(十四椎旁一寸五分)。氣海俞(十五椎旁一寸五分)。大腸俞(十六椎旁一寸五分)。關元俞(十七椎旁一寸五分)。小腸俞(十八椎旁一寸五分)。膀胱俞(十九椎旁一寸五分)。中膂俞(二十椎旁一寸五分)。白環俞(二十一椎旁一寸五分)。上髎(第一腰空)。次髎(第二腰空)。中髎(第三腰空)。下髎(第四腰空)。會陽(尻骨旁)。附分(二椎旁三寸)。魄戶(三椎旁三寸)。膏肓(四椎旁三寸)。神堂(五椎旁三寸)。(六椎旁三寸)。膈關(七椎旁三寸)。魂門(九椎旁三寸)。陽綱(十椎旁三寸)。意舍(十一椎旁三寸)。胃倉(十二椎旁三寸)。肓門(十三椎旁三寸)。志室(十四椎旁三寸)。胞肓(十九椎旁三寸)。秩邊(二十椎旁三寸)。承扶(臀下陷中)。浮郄(承扶下六分)。委陽(承扶下一寸六分)。殷門(承扶下六寸)。委中(中約紋間)。合陽(委中下三寸)。承筋(腳跟上七寸)。承山(下分肉間)。飛揚(外踝上七寸)。跗陽(外踝上三寸)。昆侖(後跟陷中)。僕參(踝骨下)。申脈(外踝下五分)。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足外側骨際)。束骨(本節後陷中)。通穀(本節前陷中)。至陰(小指外側)。

 


 

08_足太陽膀胱經【《厘正按摩要術》(清‧張振鑒)】.JPG  

足太陽膀胱經圖

 

A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