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法

《廣意》曰:凡推展向前者,必期如線之直,毋得斜曲,恐傷動別經而招患也。古人有推三回一之法,謂推去三次,帶回一次。若驚風用推,不可拘成數,但推中略帶幾回便是。其手法手內四指握定,以大指側著力直推之,推向前去三次,或帶回一次。如乾推,則恐傷皮膚。

 

《廣意》:春夏用熱水,秋冬用蔥薑水,以手指蘸水推之,水多須以手拭之,過於乾則有傷皮膚,過於濕則難於著實,以乾濕得宜為妙。

 

夏禹鑄曰:往上推為清,往下推為補,

 

周於蕃曰:

推有直其指者,則主瀉,取消食之義。

推有曲其指者,則主補,取進食之義。

內傷用香麝少許,和水推之,外感用蔥薑煎水推之,抑或蔥薑香麝並用入水推之,是摩中之手法最重者。凡用推,必蘸湯以施之。

 

一、推天河水:天河水在總經之上,曲池之下。蘸(ㄓㄢˋ)水,由橫紋推至天河,為清天河水。

 

蘸水由內勞宮推至曲池,為大推天河水,蘸水,由曲池推至內勞宮,為取天河水,均是以水濟火,取清涼退熱之義。(周於蕃)圖附卷三。

 

一、推骨節:由項下大堆,直推至龜尾,須蘸蔥薑湯推之。治傷寒骨節疼痛。(周於蕃)

 

一、推肺俞:肺俞在第三椎下兩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對乳引繩取之。須蘸蔥薑湯,左旋推屬補,右旋推屬泄,但補泄須分四六數用之,治風寒。(周於蕃)

 

一、推由版門至大橫紋,蘸湯推之,能吐,能止瀉。(周於蕃)

 

一、推由大橫紋至版門。蘸湯推之,能瀉,能止嘔。(周於蕃)

 

一、推三關:蘸蔥薑湯,由陽池推至曲池,主溫性,病寒者多推之。(周於蕃)若以三關在一窩風外間使處,推上至曲池,夏禹鑄主之,其說甚是。

 

一、推六腑:蘸沸湯,由曲池推至陰池,主涼性,病熱者多推之(周於蕃)若以六腑在掌面內間使處,由曲池推至總經,夏禹鑄主之,其說亦是。

 

一、推肝木:肝木即食指端,蘸湯,側推之直入虎口,能和氣生血。(周於蕃)

 

一、推分陽池:由小兒陽掌根中間,向左蘸蔥薑湯推之,治唇乾頭低,肢冷項強,目直視,口出冷氣。(周於蕃)

 

一、推分陰池:由小兒陽掌根中間,向右蘸蔥薑湯推之。須用手大指,一分陽,一分陰,治法同上條。(周於蕃)

 

一、推四橫紋:四橫紋在陽掌四指中節,蘸蔥薑湯推之,和上下之氣血,治人事瘦弱,手足抽掣,頭偏左右,腸胃濕熱,不食奶,眼翻白者。《按摩經》

 

一、推外關、間使:其穴在陰掌根一窩風之後,蘸蔥薑湯,推之,治吐瀉轉筋。《按摩經》

 


 

一、推後溪:後溪在手掌四指後。先用掐法,後蘸湯,推上為瀉,推下為補。治小便赤澀,益腎經虛弱。《按摩經》

 

一、推版門:(穴注上)。蘸湯,往外推之,能退熱,往內推之,治四肢抽搐。《按摩經》

 

一、推指三關:三關在食指三節,分寅、卯、辰三關。蘸蔥薑湯推之,能通血氣,能發汗。《廣意》

 

一、推脾土:脾土在大指端,蘸湯屈兒指推之為補,能醒人事。直其指推之為清,能進飲食。(周於蕃)

 

一、推五經:五經即五指尖也。蘸湯逐一往上直推,往右運為補,往左運為瀉,總期辨寒熱虛實以施之。《廣意》

 

一、推三陰交:(穴注上)。蘸湯從上往下推之,治急驚,從下往上推之,治慢驚。《廣意》

 

一、推心火:心火即中指端,蘸湯推之,能發汗退熱,若掐之,亦能利小便。《廣意》

 

一、推肺金:肺金即無名指端。蘸湯推之,性主溫通,能止咳化痰。《廣意》

 

一、推腎水:腎水即小指端,蘸湯推之,退臟腑熱,利小便,小便短數,又宜補之。《廣意》

 

一、推中指節:蘸湯推內則熱,推外則瀉。《廣意》

 

一、推坎宮:坎宮在兩眉上,蘸湯由小兒眉心,分推兩旁,能治外感風寒。《廣意》圖附卷三

 

一、推攢竹:攢竹在天庭下,蘸湯由眉心交互往上直推。《廣意》)圖附卷三。

 

一、推胃脘,由喉往下推,止吐,由中脘往上推,則吐。均須蘸湯。(周於蕃)

 

一、推肚臍:須蘸湯往小腹下推,則泄,由小腹往肚臍上推,則補。(周於蕃)

 

一、推面部次第也:右大指蘸蔥薑湯,由眉心推至囟門三十六次。隨用兩大指蘸湯,由天庭分推兩額,並太陽、大陰、各三十六次。又以大指掐印堂五下,囟門三十六下。隨用大指面,左右揉轉,各三十六次,掐百會穴三十六下。山根、鼻准、人中、承漿各三十六下,隨於各穴亦各揉三十六次。再於主治之穴從而按摩之,自能除風痰,去寒熱。其妙在適臟腑,行氣血,治經絡,庶無塞而不通之病。(周於蕃)

 

一、推面部手部次第也:推坎宮二十四次,推攢竹二十四次,運太陽二十四次,運耳背高骨二十四次,掐承漿一下,掐兩頰一下,掐兩聽會一下,掐兩太陽一下,掐眉心一下,掐人耳一下,提兩耳尖三下,推虎口三關,推五指尖,焠(ㄘㄨㄟˋ)五指尖,運八卦,分陰陽,推三關、六府,用十大手法,運斗肘,為按摩不易之法。《廣意》

註解(Y.C.T)

聽會

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聽呵、聽河、後關。屬足少陽膽經。在面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按:掐由甲入,用以代針,掐之則生痛,而氣血一止,隨以揉繼之,氣血行而經絡舒也。推須著力,故推必蘸湯,否則有傷肌膚。掐從按法出。推從摩法出。搓、搖、揉、運,是較推法之從輕者,亦無不從摩而出,按少而摩多者,均以宣通為得其法也。(惕厲子)

 

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