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官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發生的慢性炎症。常因為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因患者體質差,病情遷移所致,也有未經急性盆腔炎的過程,而直接表現為慢性盆腔炎者。本病是婦科的常見病、難治病,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可誘發急性發作。中醫學認為本病屬「腹痛」、「帶下病」、「癥(ㄓㄥ)瘕(ㄐㄧㄚˇ)」等範疇。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由濕熱或感受外邪所致,與肝、脾二臟有關。情志抑鬱、惱怒,傷及肝臟,肝鬱化火,若肝鬱氣滯則血瘀;因飲食失調,或憂思所傷,使脾運化失調,水濕停滯而成寒濕,鬱久化火而導致濕熱內蘊,肝脾功能失調均可導致氣血郁滯,郁久形成癥瘕。

 

【臨床表現】:

中醫把本病分為肝鬱濕熱、血虛寒濕、氣滯血瘀、癥瘕包塊四型。

(一)、肝鬱濕熱:低熱纏綿,少腹一側或兩側脹痛,腰骶酸痛沉重,神疲乏力,白帶量多,質稠或黃,陰癢,月經先期量多,色鮮紅,納差,口乾不欲飲,便幹,尿黃,舌紅,苔薄膩或舌質正常,苔薄黃,脈弦滑。

 

(二)、血虛寒濕:少腹一側或兩側隱痛,發涼,喜按喜暖,腰骶酸痛,月經期或疲勞後加劇,經期推遲,經量少,色紫黯夾塊,白帶量多,質稀,色白,便溏或正常,小便清長,舌淡或有瘀點,苔白膩,脈細緩。

 

(三)、氣滯血瘀:下腹疼痛或腰骶酸痛,月經前後加重,痛經,經前乳脹,心煩易怒,有時低熱,大便秘結,白帶多,少腹部可觸及包塊,舌質紫黯,有瘀斑,脈弦細。

 

(四)、癥瘕包塊:少腹疼痛且呈下墜感,腰骶酸脹,月經期或疲勞後加劇,性交疼痛,帶下增多,少腹一側或兩側可觸及包塊,婚後數年不孕,舌有紫斑,脈細弦。


 

【治療】:

(一)、治療原則:本症的推拿治療原則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並根據其病因病機,進行辨証論治。肝鬱濕熱者宜清熱利濕、疏肝解鬱,血虛寒濕者宜溫經散寒、益氣活血,氣滯血瘀者宜理氣活血、軟堅散結,癥瘕包塊者宜舒筋解痙、消癥散結。

 

(二)、基本治法

1、胸腹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章門、期門、中脘、氣海、關元、曲骨、橫骨、神闕、水道、帶脈。

(2)、主要手法:一指禪推法、揉法、摩法、按揉法。

(3)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兩下肢微屈,醫者立於一側,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揉法沿章門、期門、中脘、氣海、關元操作,約5分鐘,然後重點在小腹進行摩腹、揉臍10分鐘,按揉曲骨、橫骨、神闕、水道、帶脈各半分鐘。

 

2、腰背部操作

(1)、取穴及部位: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大腸俞、小腸俞、關元俞、胞肓、命門、八髎、督脈。

(2)、主要手法:一指禪推法、按揉法、擦法。

(3)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立於一側,用一指禪推法或按揉法施於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大腸俞、小腸俞、關元俞、胞肓各半分鐘,然後直擦督脈、橫擦命門、八髎,以透熱為度。

 

(三)、辨証加減

1、肝鬱濕熱:

(1)、點按血海、三陰交、丘墟、太溪、水泉、太沖各半分鐘。

(2)、輕叩脊柱兩側及骶髂部。

 

2、血虛寒濕:

(1)、點按百會、合穀、溫溜、府舍、歸來、氣沖、血海、足三裏、三陰交各半分鐘。

(2)、掌振下腹部約2分鐘。

 

3、氣滯血瘀:

(1)、按揉府舍、歸來、氣沖、血海、陰陵泉、地機、三陰交、丘墟、太沖各半分鐘。

(2)、彈撥腹部包塊5分鐘。

(3)輕叩脊柱兩側及腰骶部。

 

4、癥瘕包塊:

(1)、按揉府舍、歸來、氣沖、血海、足三裏、三陰交各半分鐘。

(2)、彈撥腹部包塊5分鐘。

(3)掌振下腹部約2分鐘。

 

【注意事項】:

患者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機體抵抗力,注意增加營養,宜保暖,避風寒。生活要有規律,節制房事。

 

A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