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眼瞼下垂是上瞼提肌功能不全或喪失,以致上瞼不能提起或提起不全,致使下垂的上瞼擋住部分或全部瞳孔,發生視力障礙。病人因瞼裂變窄,常皺起前額皮膚以提高眉部,常抬頭仰視。患者若系兒童,且上瞼下垂超過瞳孔,有患眼弱視的可能。本病有單側和雙側之分。中醫稱「胞垂」、「上胞下垂」、「瞼皮垂緩」、「瞼廢」等。

 

【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由先天不足,發育不全或脾氣虛弱,血不榮筋,瞼肌鬆弛或脾虛生痰,風痰阻絡而致胞睦弛緩或外傷所致。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可由上瞼肌或動眼神經麻痹、第三神經核發育不全、癔病性上瞼下垂引起。

 

【臨床表現】:

本病輕者上瞼半掩瞳仁,重者遮蓋整個黑睛。病人為了瞻視,常需借額肌之牽引而睜睛,日久則額紋皺槽,眉毛高聳。

 

先天性下垂者呈雙側性,下垂程度不等。後天性瞼下垂者若屬麻痹性,則下垂程度較輕;重症肌無力者,則晨起下垂程度輕,勞累後加重,日久可為全身性骨骼肌疲勞,吞咽困難,呼吸障礙等。屬瘟病性者,發作時兩瞼同時下垂。


 

【治療】:

(一)、治療原則: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二)、取穴及部位:睛明、印堂、魚腰、絲竹空、太陽、陽白、完骨、翳風、風池、大椎、大杼。

(三)、主要手法:一指撣推法、抹法、點法、按法、揉法、拿法、(扌袞)法。

(四)、操作方法:

1、局部:患者仰臥,雙目微閉。一指禪推從印堂至睛明,然後沿上眼眶經攢竹、魚腰、絲竹空、太陽,再沿下眼眶至睛明穴,反復操作5遍。在額部陽白穴處施抹法,往返操作3分鐘左右。點按睛明、陽白、魚腰、太陽、百會,每穴l分鐘。

 

2、項背部:患者俯臥。醫者先按揉完骨、翳風穴各1分鐘;然後拿風池,並沿頸椎兩側向下至大椎兩側,往返操作5分鐘左右;再在兩肩及頸部施(扌袞)法約5分鐘,重點在大椎、大杼穴處;最後拿肩井1分鐘。

 

【注意事項】:

(1)、眼瞼下垂治療效果較慢,應與醫者密切配合,保持樂觀情緒。

(2)、避免眼及面部受寒冷刺激。

(3)、治療同時可作患眼的矯正訓練,有助鞏固雙眼視覺。

 

 

A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