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落枕是在睡眠後出現以急性頸項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以致活動受限為主要症狀的病症,因而命名落枕、失枕。是頸部軟組織常見的損傷之一,多見於青壯年。輕者2~3天可自癒,重者疼痛嚴重並向頭部及上肢部放射,遷延數周不癒。此病推拿療效確切、迅速。成年人若經常出現落枕,常系頸椎病的前驅症狀。

 

【生理解剖】:

頸部的肌群有頸闊肌、胸鎖乳突肌、斜方肌、頭夾肌、半棘肌、肩胛提肌、斜角肌等。這些肌群主管頭和頸肩部各種活動。如受到外力牽拉或勞損,致使頸部肌肉群張力平衡失調,便可產生頸部肌筋損傷性痙攣和疼痛。頸部的筋膜位於淺筋膜及頸闊肌的深面,各處厚薄不一,圍繞頸項部的肌肉、器官,並在血管和神經周圍形成纖維鞘,以維護其完整性而起保護作用。若受外力牽拉過久,受到損傷,頸項部的相應部位便可出現疼痛不舒的感覺。

 

【病因病機】:

落枕多因睡眠時枕頭高低或軟硬不宜,以及躺臥姿勢不良等因素,致使頸部一側肌群在較長時間內處於過度伸展牽拉位,在過度緊張狀態下而發生的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僵硬不舒,動作活動受限;臨床中也有少數患者因頸部突然扭轉或肩扛重物,致使頸部軟組織損傷,小關節錯縫而致病者。

 

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多由素體虧虛,氣血不足,循行不暢,舒縮活動失調,或夜寐肩部外露,頸肩複受風寒侵襲,致使氣血凝滯,肌筋不舒,經絡痹阻,不通則痛,故而拘急疼痛,活動失靈。


 

【臨床表現】:

(一)頸項僵硬,相對固定在某一體位,甚至用手扶持頸項部,以減少頸部活動刺激。

(二)患者多在睡眠後出現頸項部疼痛,動則痛甚,可牽扯到肩背部。

(三)頸部某一方向活動明顯受限,如左右旋轉、左右側彎、前屈與後伸等活動。

 

【檢查】:

(一)頸活動受限:頸部呈僵硬態或歪斜,活動受限往往限於某個方位上,強行被動活動,則加重疼痛。

(二)肌痙攣伴壓痛:臨床中主要是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發生痙攣。胸鎖乳突肌痙攣者,在胸鎖乳突肌處有壓痛明顯的結節或條索狀物;斜方肌痙攣者,在鎖骨外1/3處或肩井穴處或肩胛骨內側緣有壓痛明顯的結節或條索狀物;肩胛提肌痙攣者,在上四個頸椎橫突上和肩胛骨內上角處有明顯壓痛的結節或條索狀物。

(三)頸椎X光檢查,多無特殊,偶可見頸椎呈「雙突征」。

 

【診斷】:依據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及相關檢查而確診。


 

【鑒別診斷】:

(一)環樞關節半脫位:臨床表現為頸項疼痛、僵直,頸椎旋轉活動嚴重受限。往往有外傷史,可攝頸椎張口位片証實。

(二)頸椎病:反復落枕,起病緩慢,病程長。因頸椎退變和勞損受涼而引起,常伴有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可攝頸椎X光片証實。

(三)頸椎結核:有結核病史和全身體徵,如低熱、消瘦、盜汗等,多發於兒童及青壯年,可攝頸椎正側位片証實。

 

【治療】:

(一)治療原則:舒筋活血,溫經通絡,理筋整復。

(二)取穴與部位:風池、風府、肩井、阿是穴、天宗、肩外俞等。

(三)主要手法:揉、點揉、拿拈、推、牽引法、旋轉法、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準備手法:患者取坐位,醫者站其後,用輕柔的揉法在患側頸項及肩部施術約2~3分鐘。

2、治療手法:接著,拿頸椎棘突旁的軟組織,以患側為重點部位,往返5次;再點揉風池、風府、肩井、天宗、肩外俞等穴,約3分鐘,以酸脹為度;用拇指拿拈緊張的肌肉的壓痛點或結節狀物10次,使之逐漸放鬆;掌根推患側斜方肌,反復5遍;用魚際慢慢的推患側橋弓穴(胸鎖乳突肌),反復5遍。囑患者自然放鬆頸項部肌肉,術者一手持續托起下頜,另一手扶持後枕部,使頸略前屈,下頜內收。雙手同時用力向上提拉,維持牽引力量20秒,並緩慢左右旋轉患者頭部8~10次。繼上,在頸部微前屈的狀態下,迅速向患側加大旋轉幅度,左右扳動各1次。

3、結束手法:最後,以小魚際擦患部,以透熱為度。

 

【其他方法】:痛點封閉、針灸、理療、小針刀療法等。


 

【注意事項】:

(一)推拿治療本病過程中,手法宜輕柔,忌用強刺激手法,旋轉頸椎時注意力度和幅度,不可強求關節彈響,防止發生意外。

(二)經常發生落枕的患者,睡臥時墊枕高低要適當,並注意頸項部的保暖。

(三)加強體育鍛煉,尤其做頸保健操。

(四)必要時採用綜合療法,可用痛點封閉治療,或冰塊按摩患部。

 

【按語】:

落枕是一個常見症狀,往往因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加之受寒而發病。推拿治療本病,大多數療效迅速確切。但臨床不少患者,局部熱敷不見減輕,反見加重,多用封閉收效。

 

【經筋思考】:

落枕要考量手三陽外尚要考量足三陽及手三陰。

 

 

 

 

 

A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