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10_中醫外治~下肢骨折~跟骨骨折.GIF 

    跟骨為一鬆質骨,主要功能為負重,並與距骨構成跟距關節,使足內收、內翻或外展、外翻。跟骨後緣的突起稱跟骨結節,為跟腱附著處。跟骨結節上緣與跟距關節面成30°-45°的結節關節角,是跟距關係的一個重要標誌。跟骨骨折為跗骨骨折中最常見者。

 

()病因病機:

    跟骨骨折多由高處墜下或跳下,足跟先著地所致。亦有少數因跟腱牽拉而致撕脫骨折,跟骨骨折後常有足縱弓塌陷,跟骨可變寬、變短,跟骨結節上升,結節關節角減小,甚至變成負角,從而減弱了蹠屈的力量和足縱弓的彈簧作用。根據骨折線的走向可分為不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和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兩類。前者預後較好,對足的功能影響不大,後者最常見且預後較差。

 

    1.不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

    (1)跟骨結節縱形骨折:多發生在跟骨結節底部的骨突部位,可位於內側、外側或內外兩側。若發生在跟骨結節骨骺未閉合前,多發生骨骺分離。

 

    (2)跟骨結節橫形骨折:亦名鳥嘴狀骨折。多因腓腸肌強烈收縮,跟腱牽拉而致撕脫骨折,骨折片後側張開呈鳥嘴狀。直接暴力撞擊該處亦可形成此類骨折。

 

    (3)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正位X光片示骨折線多由內後斜向前外,側位X光片示骨折可向上移位。可視為跟骨結節縱形骨折的特殊型。


    (4)跟骨前結節骨折:骨折線通過跟骰關節,亦稱跟骨前突骨折。極少見,由於前足強力扭轉所致。

 

    (5)載距突骨折:極少見,多因足部強力內翻,距骨向下壓迫載距突所致,一般移位不多,跟骨軸位X光片能較好顯示載距突骨折。

 

    2.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

    (1)跟骨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似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其骨折線走向由內後斜向前外,但骨折線通過跟距關節外側面,比較常見。

 

    (2)全部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跟骨體部因受壓完全粉碎下陷,跟骨體增寬,跟距關節面中心塌陷,跟骨結節上升,體部外翻,跟骨前端亦可能骨折,治療較困難,是跟骨骨折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辨證論治:

    1.辨證

    有明顯外傷史,足跟部腫脹、疼痛、擠壓痛劇烈,承重困難,嚴重者足跟部橫徑增寬,高度變低,涉及關節面者則內翻、外翻活動明顯受限,跟骨X光側位、軸位片可明確骨折類型、程度和移位方向。跟骨骨折往往合併脊柱壓縮性骨折、顱底骨折或下肢其他部位的骨折,檢查時應予注意。

 

    2.論治

    (1)整復與固定方法

    以矯正骨折造成的病理改變,使跟骨的寬度、高度、長度及結節關節角恢復正常為治療原則。

 

    不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

    A.跟骨結節縱形骨折:骨折無或較少移位,一般不須整復,外敷活血化瘀膏加壓包紮,不負重活動3-4周即可;移位較大者,須採用跟骨結節牽引,使骨折片復位,術後長腿石膏靴固定患足於蹠屈位和屈膝位4-5周。

 

    B.跟骨結節橫形骨折:是一種撕脫性骨折,在麻醉下,屈膝並儘量使足蹠屈,術者以兩手拇指在跟腱兩側用力向下推擠骨折塊使其復位。移位嚴重者,宜採用手術切開復位,螺絲釘內固定,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患足於蹠屈位和屈膝位4-5周。

 

    C.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採用骨牽引將畸形整復,恢復結節關節角後,用短腿石膏固定,操作方法與治療跟骨結節縱形骨折相同。.

 

    D.跟骨前結節骨折:短腿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4周。 ·

 

    E.載距突骨折:無移位者只需功能治療,有移位則術者用拇指將其推向原位後,短腿石膏托固定於功能位3-4周即可。 ·

 

    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

    A.跟骨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無移位或移位不大者,與跟距關節骨折的處理方法相似,關節面塌陷嚴重者,須先行骨牽引矯正結節向上移位及跟骨體的增寬,然後切開整復,術後用短腿石膏固定6-8周。


    B.全部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如患者年齡較大、移位不多,底部凸出不嚴重者,加壓包紮,抬高患肢,不施行任何外固定。年輕患者移位較多者,可採用骨牽引加手法整復,術後夾板或短腿石膏固定6-8周。

 

(3)活動與運動:

    跟骨結節縱形骨折制動期扶拐不負重步行鍛煉。跟骨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或全部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年輕而骨折移位較明顯者,復位固定2周後作不負重步行鍛煉,在夾板固定下進行足部活動,如竹管搓滾鍛煉,關節面可自行模造而恢復部分關節功能。

 

 (4)藥物治療:

    除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外,中後期以後應注意舒筋活絡、通利關節;關節融合術後則須補腎壯骨,促進骨折癒合。早期採用祛瘀活血藥物外敷,中後期以後可配合按摩和熏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