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_08_中醫外治~下肢骨折~踝部骨折.GIF 

    踝部骨折是發生於脛腓骨下端的內、外、後、前踝的一種常見關節內骨折。多發於青壯年。踝關節由脛腓骨下端及距骨共同組成,外踝較長,阻止距骨外翻的力量較大,內踝較短,阻止距骨內翻的力量較弱。距骨體前寬後窄,當踝背伸時,關節較穩定,而踝處於蹠屈位時,關節較鬆動,距骨能側向活動,故踝部骨折常發生在蹠屈位。

 

()病因病機:

    踝部骨折多由間接暴力造成。《世醫得效方》已將踝關節損傷分為內翻與外翻兩大類型。踝關節呈內翻姿勢損傷者為內翻損傷,呈外翻姿勢損傷者為外翻損傷,亦即《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或馳馬墜傷,或行走錯誤,則後跟骨向前,腳尖向後」而引起。踝部骨折包括單踝、雙踝、三踝及踝上骨折等,可合併韌帶損傷及距骨脫位。由於損傷原理複雜,骨折類型繁多,最常見的有內翻、外翻及外旋三種,其中以內翻型最多見。內翻、外翻、外旋骨折按其損傷程度又分為一度、二度、三度骨折。

 

    1.內翻骨折

    常因高處跌落,足外緣首先著地或足底內側踩在凸處,使足發生強度內翻所致。內踝骨折線由外下斜向內上,骨折塊向上移位,外踝呈撕脫性橫斷骨折,嚴重時可合併後踝骨折、距骨脫位。

 

    2.外翻骨折

    骨折時足部位置與內翻型骨折相反,內踝多為撕脫性橫斷或斜形骨折,嚴重時可合併後踝骨折、距骨脫位。

 

    3.外旋骨折

    當足部不動,小腿強力內旋,或小腿不動,足部強力外旋時,可發生外旋骨折。腓骨-端呈螺旋形或斜形骨折,骨折線由前下斜向後上,可合併內踝韌帶撕裂或內踝撕脫性橫斷骨折。嚴重時可發生後踝骨折及距骨脫位或踝上骨折。


()辨證論治:

    1.辨證

    有外傷史,局部腫脹、青紫、疼痛和功能障礙,外翻骨折多呈外翻畸形,內翻骨折多呈內翻畸形,距骨脫位時,則畸形更加明顯。無移位的骨折,應注意與踝部扭傷鑒別。骨折患者其壓痛以內、外踝本身最明顯,扭傷則多在踝部前方或下方最明顯,X光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並瞭解骨折損傷類型。

 

    2.論治

    踝部骨折,除踝上骨折外其他各型都是關節內骨折,因此,必須要求正確復位,同時又要穩妥的固定,保持骨折在整復後的位置不變。因為即使遺留極輕度的移位,亦會妨礙關節功能或日後引起創傷性關節炎。踝部骨折大多數可採用手法復位和外固定的方法來治療,對手法不能復位的骨折均應早期採用手術復位內固定。

 

    (1)整復方法

    我國古代關於踝部骨折的整復方法多有介紹。元代危亦林在《世醫得效方》中介紹: 「或骨突出在內,用手正從此骨頭拽歸外;或骨突向外,須用力拽歸內。」

 

《傷科匯纂》在這基礎上加以改進,提出整拽並施復位法:「令患者坐定,以突出之足垂下,另倩一人,將膝脛抱住。如患者在左足,骨向內側突出者,醫人用兩手將患足掰起,上面兩大拇指按在骨陷處,下面八指托在突骨處,以兩手掌撳在患足跟跗之上,兩手托起,兩掌撳落,略帶拽勢,並齊著力一來,無有不入窠臼矣。如骨突外側者,令患人側轉,使骨突向下,用前法揣人。右足治同。如骨碎者,應用夾縛綁紮。」

 

    無移位元的踝部骨折,在局部敷藥後,用超關節夾板固定46周即可。有移位的踝部骨折,在腰麻下手法復位。患者平臥屈膝90',助手抱住其大腿,術者握其足跟和足背,與助手對抗牽引,按照遠端湊近端的原則,外翻骨折使踝部內翻,內翻骨折使踝部外翻,力求矯正內外翻畸形。如有後踝骨折,可用一手握脛骨下段向後推,另一手握前足向前提,並徐徐將踝關節背伸,使後踝逐漸復位。手法整復失敗或開放性骨折脫位,可考慮切開復位內固定。

 

    (2)固定方法

    骨折整復後,在內外兩踝的上方各放一塔形墊,兩踝下方各放一梯形墊,內翻骨折固定在外翻位,外翻骨折固定在內翻位,無內、外翻畸形者將足固定在中立位。放好夾板後,將踝關節固定在90'背伸位,防止蹠屈。


(3)活動與運動和藥物治療

    早期進行足趾活動和適當的踝關節背伸活動,4-6周後解除外固定,加強踝關節主動功能訓練,輔以被動活動並配合中藥熏洗,內服藥按骨折三期辨證用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