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7_中醫外治~上肢骨~橈骨下端骨折.gif 

    橈骨下端骨折指骨折發生在橈骨下端3cm以內者。橈骨下端骨折在臨床上很常見。橈骨遠端與腕骨組成腕關節。橈骨遠端為鬆質骨組成,容易發生骨折,正常情況下,橈骨遠端關節面向尺側傾斜20°-25°,稱尺傾角,向掌側傾斜10°-15°,稱掌傾角。這些關係因在骨折時常被破壞,所以常被作為診斷和復位的參考依據。

 

()病因病機

    橈骨下端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所致。老人、青壯年、兒童均可發生,但以老年人多見。直接暴力多造成粉碎骨折。在20歲以前,橈骨下端骨骺尚未融合,可發生骺離骨折。由於患者受傷體位、骨折後移位的不同,可將橈骨下端骨折分為伸直型、屈曲型、背側緣劈裂型和掌側緣劈裂型。其中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最為常見。

 

    1.伸直型

    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又稱Colles's(科雷斯氏)骨折。患者跌倒時,腕關節呈背伸位,手掌先著地,軀幹向下的重力與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於橈骨下端可造成伸直型骨折。伸直型骨折遠段向背側和橈側移位,骨折向掌側成角,即橈骨遠段掌傾角變小、完全消失,甚則關節面改向背側傾斜,另外向尺側傾斜可減少或完全消失,腕及手部形成「餐叉樣」畸形。如合併尺骨莖突骨折,下橈尺關節的三角纖維軟骨盤隨骨折片移向橈側背側;如尺骨莖突完整,骨折遠端移位明顯時,三角纖維軟骨盤附著點必然破裂,掌側屈肌腱及背側伸肌腱亦發生相應的扭轉和移位。

 

    2.屈曲型

    屈曲型橈骨下端骨折又稱Smith's(史密斯氏)、反科雷斯氏骨折。患者跌倒時,前臂旋前,腕關節呈掌曲位,手背先著地,軀幹向下的重力與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於橈骨下端可造成屈曲型骨折。骨折遠段向掌側和橈側移位,骨折向背側成角,即橈骨遠段掌傾角增大,另外向尺側傾斜可有相應改變。

 

    3.背側緣劈裂型

    背側緣劈裂型橈骨下端骨折又稱Barton's(巴通氏)骨折,實際上是變異型科雷斯氏骨折。患者跌倒時,腕關節呈背伸位,手掌先著地,間接暴力通過腕骨撞擊橈骨下端關節面背側緣造成背側緣劈裂骨折。骨折塊呈楔形向近、背側移位,腕骨隨之移位,形成骨折並脫位。

 

    4.掌側緣劈裂型

    掌側緣劈裂型橈骨下端骨折又稱反Barton's(反巴通氏)骨折。患者跌倒時,腕關節呈掌屈位,手背先著地,間接暴力通過腕骨撞擊橈骨下端關節面掌側緣造成掌側緣骨折。骨折塊向近、掌側移位,腕骨隨之向近、掌側移位,形成骨折並脫位。

()辨證論治

1、辨證:

    有受傷史,腕部腫脹疼痛、壓痛明顯,腕關節功能喪失。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時,可呈典型的「餐叉樣」畸形,根據外傷病史和臨床表現並結合X光照片即可診斷。

 

2、論治

    無移位的骨折只需敷藥後以夾板四塊固定2-3周即可,有移位的骨折則必須整復。

 

(1)整復方法:

    伸直型:助手握住前臂骨折近段,術者兩拇指並列置於遠端背側,其他四指置於其腕部,扣緊大小魚際肌,作拔伸牽引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後,並稍旋後10·15·,糾正其旋前畸形。然後驟然猛抖,同時迅速尺偏掌屈,使之復位。若未完全整復,則由兩助手維持牽引,術者用兩拇指迫使骨折遠段尺偏掌屈,即可達到解剖對位。

 

    屈曲型:與伸直型手法相反,由兩助手拔伸牽引,術者可用兩手拇指由掌側將遠段骨折片向背側推擠,同時用食、中、環三指將近段由背側向掌側壓擠,然後術者捏住骨折部,牽引手指的助手徐徐將腕關節背伸,使屈肌腱緊張,防止復位的骨折片移位。

 

    背側緣劈裂型:患者坐位,肘部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把住上臂,術者兩拇指並列置於遠端背側,其他四指置於其腕部,扣緊大小魚際肌,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後,將遠段旋前並利用牽引力,將腕部輕度掌屈,用腕背側拇指推按背側緣骨折塊,使之復位。

 

    掌側緣劈裂型:患者坐位,前臂中立位,掌心向上。一助手把住上臂,另一助手握住手部,先順勢拔伸2-3分鐘,待重疊移位完全糾正後,利用牽引力,將腕部輕度背伸,用拇指推按掌側緣骨折塊,使之復位。

 

    復位標準

    A.橈骨莖突應低於尺骨莖突。

    B.橈骨遠端背側須平坦無骨性突起。

    C.手不橈偏,手指活動良好。

    DX光顯示橈骨遠端掌傾角在10°一15°。

 

(2)固定方法:

    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遠端背側和近端掌側分別放一平墊,外用四塊夾板分別置於背、掌、尺、橈側。橈、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並將腕關節固定於掌屆尺偏位;屜曲型骨折則在遠端的掌側和近端的背側各放一平墊,橈、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橈偏和掌屈活動,並將腕關節固定於背伸尺偏位;背側緣劈裂型骨折在骨折端背側和掌側分別放一乎墊,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的背伸活動,並將腕關節固定於輕度掌屈位;掌側緣劈裂型骨折在骨折端背側和掌側分別放一乎墊,掌側夾板下端應超過腕關節,限制手腕的掌屈活動,並將腕關節固定於輕度背伸位。固定墊、夾板放妥後紮上三條布帶,最後將前臂懸掛胸前,保持固定4-5周,兒童3周。

(3)活動與運動

    固定期間積極作指間關節、指掌關節屈伸鍛煉及肩肘部活動。解除固定後,逐漸作腕關節屈伸和前臂旋轉鍛煉。

 

(4)藥物治療

    按三期辨證用藥。兒童中後期可不用內服藥。解除固定後,均應用中藥熏洗以舒筋活絡,通利關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