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_骨傷科~外治法~理筋基本手法.gif

  

()理筋基本手法

 

1.輕度按摩手法:(又稱淺表撫摩法)

 

(1)動作要領:用單手的手掌或指腹放在患處用力,輕柔緩慢地作來回直線形或圓形。

 

(2)臨床應用:本法一般在理筋手法開始或結束時使用。有祛瘀消腫、鎮靜止痛的功用,且能緩解肌肉緊張及其疼痛。適用於全身各部,特別是胸腹脅肋挫傷疼痛。

 

2.深度按摩手法(又稱推摩法)

(1)動作要領:用手指、掌根、全掌或雙手重疊在一起進行推摩操作,按摩力量較輕度按摩手法大,要求力的作用直達於深部軟組織。摩動頻率的快慢可根據病情、體質而決定,動作要協調,力量要均勻。另外由肢體的近端向遠端推摩的手法稱為捋法,常用於肢體外側,即所謂「推上去,捋下來」,其手法的勁力與推摩相同,只是有向心與離心方向上的區別。

 

捋法用拇指單獨進行的擺動性推法又稱一指禪推法。操作時術者要沉肩、垂肘、懸腕,通過腕部的擺動和拇指關節的屈伸活動,用拇指指腹或偏橈側著力於患部或穴位上,推動局部之筋肉,臨床可根據需要加用其他手法。一般久傷主要用按摩,新傷主要用加壓鎮定。

拇指指腹或橈偏側著力

腕部作來轉動

腕部作來回擺動

 

(2)臨床應用:本法常在理筋手法開始後由輕度按摩法轉入,或結合點穴進行,並可運用在各個手法中,是治傷最基本的手法之一。具有舒筋活血、祛瘀生新作用,並可解除痙攣,使粘連的肌腱、韌帶分離,疤痕組織軟化。適用於肢體各部的急慢性勞損、風濕痹痛。

 

 

 

3.揉法

(1)動作要領:用拇指或手掌在皮膚上作輕輕迴旋揉動的一種手法。也可用拇指與四指成相對方向揉動,揉動的手指或手掌一般不離開接觸的皮膚,僅使該處隨手指或手掌的揉動而產生皮下組織的滑動。

 

(2)臨床應用:本法動作較柔和,能消散外傷引起的腫脹和氣血凝滯,具有放鬆肌肉,緩解症狀,消腫止痛作用。適用於四肢、頸項、軀幹部的損傷,慢性勞損,胸腹部外傷瘀血凝滯不散及胸腹脹滿者。

 

4.撥絡法

(1)動作要領:用拇指加大壓力與筋絡循行垂直方向橫向撥動,或拇指不動,其他四指取與肌束、肌腱、韌帶等垂直的方向,單向或往復揉撥,起到類似撥動琴弦一般的撥動筋絡的作用。操作時根據需要,手法力量、頻率依傷情而定。

 

(2)臨床應用:本法有通絡止痛、緩解肌肉痙攣、鬆解粘連的作用。適用於急慢性傷筋而致攣縮或粘連者。圖4-6撥絡法

 

5.擦法動作要領:

用手掌、大小魚際、掌根或手指在皮膚上摩擦的一種手法。

 

(1)動作要領:施行手法前宜先用按摩油搽擦皮膚,防止皮膚擦傷,操作時用上臂帶動手掌,力量大而均勻,動作要靈巧而有節奏感,使皮膚有紅熱舒適感。

 

(2)臨床應用:本法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溫經通絡的作用,能鬆解粘連,軟化瘢痕。適用于腰背部及肌肉豐厚部的慢性勞損和風濕痹痛等症。

 

6.滾法

(1)動作要領:用手背第345掌指關節突出部,及小魚際尺側緣在皮膚上滾動。施行手法時沉肩,屈肘約120。,手呈半握拳狀均勻用力,利用腕力和前臂的前後旋轉反復滾動,作用于施術部位,像吸附在肢體上一樣。

 

(2)臨床應用:常與揉摩等手法結合應用。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解痙止痛作用,適用于慢性勞損,腰背、四肢等肌肉豐厚部位的筋骨酸痛、麻木不仁等。

 

7.擊打法:

用拳捶擊肢體的手法叫捶擊法,用手掌拍打患處的手法叫拍打法,兩法常並用,稱擊打法。亦有用桑枝棒或其他材料擊打的,頭部可用手指尖或指間關節叩打。

 

(1)動作要領:操作時用拳、手掌或手指尖叩擊施術部位,要求蓄勁收提,用力輕巧而有反彈感,動作有節奏,快慢耍適中,腕關節活動範圍不宜過大。

 

(2)臨床應用:本法能疏通周身氣血,祛風散寒,消除外傷後瘀積及疲勞酸脹。拍打法適用於胸背部因用力不當引起的屏傷岔氣,擊打法適用於腰背部、臀部以及大腿肌肉豐厚部位陳傷兼有風寒濕兼證者。

 

8.拿捏法

(1)動作要領:用拇指與其他四指作相對鉗形用力,一緊一鬆拿捏肌肉或韌帶,要求用指四指指腹相對用力將肌腹著力,逐漸相對用力並作連續不斷的拿捏動作,力量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用拇指與其他肉、韌帶提起,然後迅速放開,使其彈回,像射箭時拉弓放弦的動作一樣,稱彈筋法。

 

彈筋手法較重,有提彈兩種作用力,所以又稱提彈法。若用拇食二指對患指指間關節進行對稱用力撚動的手法稱為撚法。

 

(2)臨床應用:以上手法有緩解肌肉痙攣、鬆解粘連、祛瘀止痛、活血消腫等作用,適用於急慢性傷筋而致痙攣或粘連者。

 

9.點穴法:

即用手指在經穴上點穴、按摩,又稱穴道按摩。因用手指點壓刺激經穴,與針刺頗相似,故又稱指針療法。

 

(1)動作要領:用拇指為主的一指點法,或用拇、食、中指點法,或五指捏在一起,組成五指點法。操作時應將氣力運到指上,指與患者皮膚成60。一90點穴法的取穴與針灸基本相同,外傷治療時除以痛為腧外,還可以循經配穴。

 

(2)臨床應用:本法可疏暢經絡氣血的阻滯,有調和臟腑、平衡陰陽作用,多用於胸腹部內傷,腰、背部勞損,四肢傷筋及各種損傷疾患。對有重要器官的部位施行本法時須慎用,若確實需要,對點壓的力量要加以控制。

 

10.屈伸法:

本法是針對有關節屈曲、伸展功能活動障礙,對關節作被動屈伸活動的一種手法。

 

(1)動作要領:操作時一手握遠端肢體,一手固定於關節部,然後緩慢、均勻、持續而有力地作被動的屈伸、內收、外展等活動。活動的幅度由小到大,逐步增加。在屈伸關節時,要稍稍結合拔伸或按壓力。在特殊情況下可做極度屈曲與過度伸展活動來分離粘連,但需防止粗暴地推扳,以免造成骨折等併發症,用力須恰到好處,剛柔相濟。

 

(2)臨床應用:本法對各種損傷後關節活動功能障礙,關節強直,筋絡攣縮,韌帶及肌腱粘連,均有舒筋活絡、鬆解粘連的作用,適用於髖、膝、踝及肩、肘等關節伸屈功能障礙者。

 

11.旋轉搖晃法:

本法是針對關節旋轉功能障礙,使關節作被動旋轉搖晃活動的一種手法,常與屈伸法配合應用。

(1)動作要領:操作時--手握住關節近端,另--手握住肢體遠端,作來回旋轉及搖晃的動作。要根據關節生理活動的範圍,掌握旋轉及搖晃的幅度範圍由小到大大,以患者能忍受為原則。作腰部旋轉手法時採用臥位,醫者一手推肩,另一手扳臀,作相反方向用力,使腰部旋轉,又稱斜扳手法。除臥位外,還可採用坐位、立位進行。

 

(2)臨床應用:本法可鬆解關節滑膜、韌帶及關節囊之粘連,糾正小關節錯位,適用於旋轉搖晃法四肢關節及頸、腰椎部的僵硬、小關節錯位等。

 

12.腰部背伸法:

本法有拔伸與背伸兩種作用力,分立位法與臥位法兩種。

 

(1)動作要領:立位法操作時術者略屈膝,背部緊貼患者背部,使其骶部抵住患者之腰部,醫者與患者雙肘屈曲反扣,將患者背起使雙足離開地面,並以臀部晃動牽引患者腰部。臥位背伸法又名扳腿手法。即醫者一手推按於腰部,一手扳腿,並迅速向後上拉腿而達到腰部過伸的目的。

 

(2)臨床應用:本法有鬆解肌肉緊張,整復胸腰椎小關節錯位的作用。適用於腰扭傷、腰椎間盤突出症及小關節錯位等。

 

13.按壓與踩跡法:按壓法是以掌心或掌根,或雙手重疊在一起向下按壓,使力作用於患部。必要時,醫者可身體前傾以體重增加按壓力,對腰臀部肌肉比較豐厚的部位可用肘尖加壓。如需更大的按壓力,可用踏跳法,或稱踩法,古稱跡法。

 

(1)動作要領:

拇指按壓:握拳,拇指伸直,用指腹按壓。

掌根按壓:用單掌或雙掌根著力,向下按壓,亦可雙掌重疊按壓。

屈肘按壓:用屈肘時突出的鷹嘴部按壓。

踩跡法:醫者兩足踏於患部進行踏跳,雙手扶在床邊木架上以控制踏跳輕重。患者軀幹下墊以軟枕以防壓傷,並囑患者作深呼吸配合。

 

(2)臨床應用:本法能放鬆肌肉,鬆解粘連,適用於肢體麻木、酸痛,腰肌勞損及腰椎間盤突出症等。

 

14.抖法:

用雙手握住患肢遠端,輕微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上下抖動。

(1)動作要領:用手握住患者上、下肢肢體的遠端輕輕地用力作連續的小幅度上下快速抖動,抖動幅度要小,頻率要快,要求患者肌肉充分放鬆配合。

 

(2)臨床應用:能鬆弛肢體肌肉關節,緩解外傷後所引起的關節功能障礙,並減輕施行重手法後的反應,以增加舒適感,多用於四肢關節。常用於理筋手法的結束階段。

 

15.搓法

(1)動作要領:兩手掌相對放置於患部的兩側,用力作上下或前後搓動肢體。操作時宜自上而下,反復搓動,搓動要輕快,移動要慢,力量要平衡。

 

(2)臨床應用:本法為理筋結束前的手法,能調和氣血、舒筋活絡、放鬆肌肉、消除肌肉疲勞,常用於四肢、肩、膝等關節及腰背部的傷筋。

 

綜上所述,傷科理筋手法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解除痙攣、理順筋絡、整復移位、鬆解粘連、通利關節、消除狹窄、調和氣血、通經活絡、驅風散寒等功用。

 

 

 

 

()手法治療的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項

 

理筋手法的操作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主要是運用常用的基本手法,可鎮靜,行氣活血,放鬆肌肉緊張,使手法能在筋肉較舒鬆的情況下得以順利進行,創造一個「鬆則不痛」的良好條件,也使患者有一個適應過程。

 

第二階段為理傷階段,是應用手法理順筋絡,活動關節,起到治療作用。

 

第三階段為結束階段,在使用較重手法治療後,往往從重到停止有一個過程,臨床多用--些輕手法整理收功,使肢體充分放鬆。

 

因損傷有輕重之別,病變部位又有皮肉、筋骨、關節之分,解剖位置又各有特點,故必須辨證論治,選用適當的手法。手法之輕重、巧拙,直接關係著損傷的恢復,正確使用就能迅速治癒,否則就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產生副作用。

 

茲將運用手法時的注意事項分述於下:

 

1.施行手法前必須有明確的診斷,要全面掌握病情。如《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複善用夫手法,然後治自多效。」要瞭解是全脫還是半脫,脫出的方向,有無併發骨折,以及受傷的時間等。對傷筋則要瞭解筋腱、韌帶有無斷裂,粘連的程度及全身的體質情況,才能使用正確的手法,達到治病的目的。

 

2.施行手法前要對手法操作做好準備。對選用何種手法,如何進行,是否需要其他器材藥物,是否需要助手,患者的體位,如何合作,是否需麻醉,採用何種麻醉,都要有周密的考慮,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沉著從事,醫患合作,動作協調。

 

3,操作時動作要求輕重適當,熟練敏捷,儘量減少患者痛苦。施用理筋手法要由輕到重,然後再由重到輕而結束。在施行手法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表情,詢問其感覺,隨時調整手法強度。做到法使驟然人不覺,患者知痛骨已攏。

 

4.手法操作時要從容沉著,以減輕患者緊張心情,取得其信任和合作。

 

5.嚴格掌握手法的適應症和禁忌症。對急性傳染病、皮膚病、惡性腫瘤、膿腫和膿毒血症、血友病、骨髓炎、骨關節結核、婦女懷孕期、老年性骨質疏鬆、急性脊柱損傷以及脊椎滑脫等患者應禁用和慎用。

 

三、夾縛固定為了維持損傷整複後的良好位置,防止再移位,保證損傷在正確位置上癒合,必須予以固定。夾縛固定是治療骨傷科疾病的一項重要措施,適用於骨折、脫位、急性傷筋等。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爰因身體上下、正側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輔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複合,欹者複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則危症可轉于安。」說明損傷經處理後,必須依形制器;輔以器械固定。如骨折經手法復位後應固定在良好位置,為骨折癒合創造有利條件;關節脫位經復位後,有利於促進肌肉、韌帶、關節囊的修復,防止習慣性脫位的發生。

 

四、牽引療法牽引療法可以克服肌肉的收縮力,治療嚴重錯位或不穩定骨折以及肢體攣縮等,是骨傷科常用的整複和固定方法之一。

 

常用的牽引法有:

()手法牽引有徒手牽引與懸吊牽引兩種。徒手牽引適用於骨折脫位的復位;懸吊牽引是通過帶繩等進行牽引,以補徒手牽引力量之不足,適用於腰部損傷等。

 

()持續牽引常用的有皮膚牽引、布托牽引、骨牽引等。是通過滑車裝置,利用一定的重量在肢體的遠端進行持續牽引,以對抗患部肌肉的牽拉力,達到糾正重疊移位、防止骨折再移位元等目的(牽引具體方法見各論)

 

五、手術療法

手術療法是使用骨科手術器械治療疾患的一種外治法。當某些骨關節損傷和疾患採用非手術治療未能達到要求時,可以應用手術治療。如開放性損傷的清創,某些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肌腱、血管、神經斷裂的修補縫合等。但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並應在一定的技術力量和設備條件下進行。

 

六、練功療法

練功療法又稱功能鍛煉,古稱導引,它是通過肢體運動來防治某些損傷性疾病,促進肢體功能加速恢復,增進健康的一種方法。練功療法遠在秦漢以前就已成為治療疾病的一個重要療法。

 

漢代華佗總結了前人的經驗而創立了五禽戲,用運動肢體的方法來防治疾病;後世醫家又在臨證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並充實提高,將導引發展成為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方法,其內容豐富,包括五禽戲、易筋經、太極拳、保健功、保健體操等。臨床實踐證明,傷肢關節活動與全身鍛煉對治療損傷能起到推動氣血的流通和加速祛瘀生新的作用,能改善血液與淋巴迴圈,促進血腫、肢體水腫的吸收消散,加速骨折的癒合,使關節筋絡都得到營養,有效防止筋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疏鬆,使疾病的康復與功能恢復齊頭並進。

 

()練功療法的分類

 

練功療法可分為局部鍛煉、全身鍛煉和器械鍛煉三種形式。

 

l,局部鍛煉:指導患者進行傷肢自主活動,如屈伸旋轉外展與內收等活動,使功能儘快地恢復,防止關節僵硬、組織粘連、筋肉萎縮。如肩關節受傷,練習聳肩、上肢前後擺動、握拳等;下肢損傷,練習踝關節背伸、蹠屈,股四頭肌舒縮活動,膝關節屆伸等動作。實踐證明,局部鍛煉在骨關節損傷初期的恢復過程中起了極大的作用。

 

2.全身鍛煉:指導患者在全身各部進行全面鍛煉,可使全身各部包括患部的關節筋肉以及內部的氣血運行,臟腑功能儘快恢復。全身鍛煉不但可以防病治病,還能補方藥之所不及。

 

3.器械鍛煉:採用器械進行鍛煉,主要是加強傷肢的力量,彌補徒手運動之不足,或利用健側帶動患側。一般常用蹬車,手拉滑車,搓轉胡桃、鐵球等,如肩關節的練功可手拉滑車,手指關節鍛煉可搓轉胡桃或小鐵球。傷科各部練功法,既可加強局部關節肢體的活動功能恢復,又有促進全身氣血運行,增強體質的作用。

 

()練功療法的作用

練功療法對損傷的防治作用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由於損傷後瘀血凝滯,經絡阻塞不通而致腫脹疼痛。局部鍛煉與全身鍛煉能夠促進血液迴圈,達到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的目的.

 

2.濡養患肢關節筋絡:損傷後期及肌筋勞損,局部氣血不充,筋絡失養,酸痛麻木。練功以後血行通暢,瘀去新生,筋絡得到濡養,關節滑利,伸屈自如.

 

3.促進骨折癒合:練功活動既能活血化瘀,又能祛瘀生新,能改善氣血循行,有利於骨折癒合。在夾板固定下進行練功,不僅能保持良好的骨位,通過肌肉收縮擠壓作用,骨折的輕度殘餘移位還可以逐漸得到矯正,使骨折癒合與功能恢復同時並進,縮短療程。

 

4.防治筋肉萎縮:骨折脫位及較嚴重傷筋可致肢體廢用,往往導致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縮。積極練功可以減輕或防止肌肉萎縮。

 

5.避免關節粘連和骨質疏鬆:患肢長期的固定和缺乏活動可引起關節粘連、僵硬強直和骨質疏鬆。通過積極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使氣血通暢,避免發生關節粘連和骨質疏鬆.

 

6.扶正祛邪:損傷可致全身氣血虛弱、臟腑功能失調,由此而易遭風寒濕邪乘虛侵襲。通過練功能調節整個機體功能,促使氣血充盈,肝血腎精旺盛,筋骨強勁,關節滑利,有利於損傷局部和整個機體的全面康復。

 

()練功療法的應用原則及注意事項

1.辨明病情,確定練功內容,制定鍛煉計畫。制定各個時期的練功計畫,要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尤其對骨折患者更應分期、分部位對待。

 

2.正確指導患者練功,將練功的目的、意義及必要性對患者進行解釋,使患者樂於接受,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增加其練功的信心和耐心,從而自覺地鍛煉。

 

(1)上肢練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手的功能。凡上肢各部位損傷,均應注意手部各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早期練功活動,特別要保持各關節的靈活性,促進手功能恢復。

(2)下肢練功的主要目的是恢復負重和行走功能,要保持各關節的穩定性。在維持下肢功能的各組肌肉中,尤其需要強而有力的臀大肌、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才能保持正常的行走。

 

3.正確選擇練功方法,以主動練功為主,練功次數由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嚴格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幅度由小到大,練習時以稍有輕微反應而尚能忍受為標準。一般每日2-3次,後期可以適當增加。

 

4.防止因練功而加重損傷,如與骨折原來移位方向一致的活動,可以造成骨折再移位。過早進行尺橈骨骨折的旋轉活動、脛腓骨骨折的直腿抬高活動等,都是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應加以禁止。

 

5.練功時應思想集中,動作要緩慢,局部與整體相結合,必要時應用器械配合。

 

6.可用熱敷,熏洗,搽擦傷科外用藥水、藥酒或藥油等配合進行。

 

7.練功過程中要順應四時氣候,注意保暖,以防發生外感等兼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經筋代名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